机器人产业逐步成熟成本正在下降

   2020-02-04 工业品商城133
核心提示: 众所周知,机器人的应用在欧、美、日本等地区已开展多年。在外国发达地区,工业机器人大规模应用于汽车制造的冲压、焊接、喷涂、装配等工艺生产中。目前全球形成了以德国库卡、瑞士abb、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为主的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为机器换人创造了条件。由于中国制造业数量巨
  众所周知,机器人的应用在欧、美、日本等地区已开展多年。在外国发达地区,工业机器人大规模应用于汽车制造的冲压、焊接、喷涂、装配等工艺生产中。目前全球形成了以德国库卡、瑞士abb、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为主的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为“机器换人”创造了条件。由于中国制造业数量巨大,中国“机器换人”市场迅速增长并成为全球大的机器人市场。然而,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机器人市场90%的份额掌握在“四大家族”的手上。  
目前,中国企业“机器换人”大的困惑是初期投入成本过大,机器人使用技术门槛高。国产机器人成本高的原因是受制造于核心零部件,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和减速器在国产机器人成本中分占12%、25%、35%。而目前国内减速器完全需要依赖进口,控制系统和伺服电机国内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但适用范围有限。  
虽然本土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国产机器人如果结合自身地理环境优势,加之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中国机器人企业未来完全可以迎头赶上。 
智能制造业是中国发展的大趋势,目前中国多地正在开展“机器换人”行动,全国30多个城市已经兴建机器人产业园。在东莞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园已经聚集了智云股份、固高科技、李群自动化、东莞成电精工等一批具有潜力的机器人企业,作为广东10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之一,松山湖已经跻身国家高新区全国30强。  
国内的机器人产业开始逐步走向成熟,核心零部件企业正在突破技术难题,有望进一步实现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目前国内苏州绿的、北京谐波传动、秦川机床三家企业减速机已经实现了量产,广州数控攻克了减速机难题、南通振康RV减速器也已经研发出来。在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方面国内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主要代表有华中数控、广州数控、埃斯顿、固高科技、众为兴等企业,另外还有汇川,英威腾正在进入伺服行业。这些零部件产品一旦使用通过后,将会大大降低国产机器人的成本。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落地,地方部门开始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机器换人”。广东省政府提出到2017年对50%以上的工业企业实施技改,3年内在工业企业中大规模推动工业机器人应用,并开展智能工厂试点,建成国内的机器人制造基地。  
东莞方面,在专项资金中划出3500万元支持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包括机器人研究院、创业学院和孵化器等。目标计划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700亿元,打造2-3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和9-10个智能装备特色产业基地。目前,东莞市已经有六成企业开展“机器换人”,东莞松山湖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正式开工建设东莞市“无人工厂”,今年东莞“机器换人”目标是超过800家。  
佛山也提出了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内将推动近两千家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以汽车、家电、五金、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建材等行业为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据报道,近年来佛山制造业对自动化的需求呈爆发性增长势头,佛山市工业机器人需求将保持在每年6000台以上。  
此外,目前广东正在加速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提出在广州黄埔区打造一个拥有机器人本体和关键零部件制造、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集群。据悉,到2017年在珠江西岸形将成以智能制造、汽车制造、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航空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卫星及应用等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