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制造强国目标

   2020-01-14 工业品商城323
核心提示: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是摆在面前的现实。在今年,我国提出中国制造概念意在提升制造业。互联网作为一项新技术,他是用什么优势助力中国制造业的呢?  中国已经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据估计,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1.5%,而工业发达国家则在35%以上,美国、德国甚至超过40%;中国工业创新竞争力不及美国的60%
      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是摆在面前的现实。在今年,我国提出中国制造概念意在提升制造业。互联网作为一项新技术,他是用什么优势助力中国制造业的呢?
  中国已经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据估计,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1.5%,而工业发达国家则在35%以上,美国、德国甚至超过40%;中国工业创新竞争力不及美国的60%;大量工业制成品,我国只是赚取微薄的加工利润;80%以上的数控机床、芯片、机器人要从国外进口。
  推动中国制造业实现从中低端向中的跃升,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制造强国目标,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至关重要。
  实践表明,大企业所需技术超过一半是来源于企业外部或与外部进行研究开发合作而获得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企业的规模偏小,单个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力更加有限,难以独立完成技术突破和实现向中跃升。虽然我国制造业领域目前已组建了一些产业技术联盟,但在共性技术突破上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效,创新网络并没有在企业研发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
  不过,“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制造业更好构建与发挥创新网络的作用。制造企业应自发将互联网深度融入创新过程,以互联网这一工具整合企业内部与外部、国内与国际研发资源,以研发资源共享提高创新成功率,加快创新成果应用,并分担创新投入风险。当然,这要求国家产业创新政策做出适当调整,致力于推动创新网络与创新平台建设,而不再局限于对单一企业创新活动的补贴;国家财政研发经费也应更多投入到关键共性技术的合作研发,以鼓励制造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展技术研发合作。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效率的缺失。若能实现效率的提升,将加快中国制造业增强国际竞争力、迈向价值链中的进程。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其可以在制造业效率提升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制造业通过“互联网”战略实现效率提升的主要路径在于:实现智能生产,打造智能企业,构建智能生态。
  首先,制造企业应在制造流程中将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结合,以网络技术实现对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完成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以提高制造品质和制造效率。其次,应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打造智能企业,以办公体系、快速市场反应机制、智能化库存管理与物流管理提高制造企业的管理效率。再次,应将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结合,加快发展制造业产业组织网络、产业服务网络、市场网络、成果转化网络,构建智能生态,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成果转化,强化产业协同,整体提升制造业产业效率。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