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
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在他们的领导下,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等单位组成的联盟提供了关键的服务支持,包括:
• 数据资源分析与梳理: 联盟专家对该科技公司用于提升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的数据资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具体涉及聚酯、纺丝与检验等生产阶段的设备运行状态、工序关键参数、原材料质量状况、过程成品检验数据、工人操作记录等多个维度的信息。
• 数据资产成本归集: 协助企业完成了形成数据资产相关的成本归集原则的确定。
• 合规性确认: 根据财政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要求,确定了可入表的数据资源范围**。
• 数据产品服务设计规范化建议: 为企业提供了数据产品服务设计开发规范化的建议。
• 专家论证评估: 组织了法律、技术、安全、行业应用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论证评估,确保了数据资产的合规性与可行性。
• 数据存证登记与挂牌交易: 企业通过确认交易主体准入资质、数据用途合法性及使用限制合规性,完成了数据存证登记,并将数据产品上架挂牌至浙江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
“化纤制造质量分析数据资产”:数据价值的具象化
本次试点形成的数据资产被命名为——“化纤制造质量分析数据资产”。作为5G+工业互联网的积极践行者,该科技公司通过感知、汇聚工艺现场的生产数据,经过清洗、加工后形成高质量的数据资源。
通过数据融通模型计算分析,该数据资产能够实现:
• 生产过程优化: 实时反馈并调控、优化产线相关参数。
• 质量实时监控: 实现对产品线关键质量指标的实时监控。
• 整体质量评级: 对化纤生产过程的总体质量水平进行实时评级。
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化纤产品质量、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提高经营效能。
该“化纤制造质量分析数据资产”内容丰富,包含了:
• 2787万条质量管理数据。
• 27个数据模型,涵盖物理化验数据、过程质检、控制图数据、对比指标参数、指标报警、预警趋势、不合格率等。
• 38类指标体系,包括质量指数、合格率、优等率、稳定度等。
定价策略:实现数据资产价值的全链路挖掘
数据资源入表是企业数据资产化的第一步,而数据产品的定价则是关系到数据资产价值能否被充分挖掘与释放的关键环节。
为助力企业实现数据产品定价的全链路发展目标,联盟提供了以下定价策略参考:
• 基本依据: 梳理合理成本和期望收益。
• 主要依据: 量化数据产品给客户带来的增量收益,并区分数据资产的贡献价值。
这为企业探索并制定灵活有效的数据产品**“估值、定价、交易”一体化协同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
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赋能行业整体效率提升
此次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入表,不仅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和对市场趋势的有力追随,更是数据赋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果的生动体现。
它不仅提高了该科技公司自身生产运营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将数据能力输出至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充分利用了工业数据强大的协同效应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进而提高整个行业的运营效率,展现了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