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驱动工业智慧升级的“大脑”,中国力量正在崛起!

   2025-09-25 工业品商城2
核心提示:每一年,全球都在为这个“大脑”投入巨额资金。单就一个广阔的市场而言,2023年,其市场规模预计将攀升至令人瞩目的165.4亿人民币! 其中,面向不同需求的“小角色”(小型PLC)和“大咖”(中大型PLC)分别占据了80.72亿和84.68亿的市场份额。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舞台,而在这里,中国力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展现其独特的风采。

 每一年,全球都在为这个“大脑”投入巨额资金。单就一个广阔的市场而言,2023年,其市场规模预计将攀升至令人瞩目的165.4亿人民币! 其中,面向不同需求的“小角色”(小型PLC)和“大咖”(中大型PLC)分别占据了80.72亿和84.68亿的市场份额。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舞台,而在这里,中国力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展现其独特的风采。

PLC的“身材”与“智慧”:小巧灵珑 VS 强大全能

 为了更好地理解PLC的世界,我们不妨将其“身材”和“智慧”进行一番区分。我们常常将PLC分为“小”、“中”、“大”三个级别,这背后不仅是其体积或I/O(输入/输出)点数的差异,更是其处理能力和应用场景的根本区别。

• 小型PLC: 它们就像是灵活的“小助手”,I/O点数在256以下,主要负责开关信号的简单判断和执行。它们身材小巧,价格亲民,更擅长单打独斗,服务于单个设备的精确控制。

• 中型PLC: 它们是“多面手”,I/O点数在256到2048之间,拥有更强的计算能力,能够胜任三角函数、指数等复杂运算,同时在通讯和模拟信号处理方面也游刃有余。

• 大型PLC: 它们则是真正的“智慧总司令”,I/O点数超过2048,拥有强大的多CPU配置,能够处理极其复杂的运算任务,并且能够协同管理多个“小助手”和“多面手”,构建起庞大而精密的集散式控制系统,为整个生产流程保驾护航。

 当然,这些界限并非一成不变,技术的发展和工艺的进步,正不断模糊着它们的边界,但这个分类模型,为我们理解PLC的功能层级提供了清晰的视角。

小型PLC的“中国崛起”:性价比与速度的胜利

 在PLC这个充满竞争的领域,中国品牌正在小型PLC市场掀起一股强劲的“国潮”。与国际巨头相比,国产PLC不仅在价格上展现出“超高性价比”,更在供应链响应速度和定制化开发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PLC市场的“主力军”主要集中在中小型PLC,尤其是大量应用于 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市场 的小型PLC。这些市场,例如纺织机械、包装机械、食品机械等,占据了整个PLC市场约75%的份额。而OEM厂商,由于利润空间普遍不高,对设备成本的敏感度极高。

 这就为国产PLC的异军突起提供了绝佳的舞台。“来货快、价格优、性能稳”,这“三驾马车”完美契合了OEM厂商的需求。消费者们不再需要漫长的等待和高昂的成本,就能获得高质量的PLC解决方案。在政策的积极导向下,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小型PLC的国产化率已飙升至36.1%! 汇川技术、信捷电气等本土企业,犹如冉冉升起的新星,正在PLC的舞台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以汇川技术为例,其小型PLC在国内市场份额已从2021年的7%跃升至15.4%,紧随行业巨头之后,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中大型PLC的“攻坚之路”:技术壁垒与未来希冀

 与小型PLC的“高歌猛进”不同,在中大型PLC市场,国产力量的崛起之路则显得更为“艰辛”。国际巨头凭借长达数十年的技术积累、海量的应用案例以及丰富的产品线,在中大型PLC领域拥有着深厚的根基,尤其是在汽车、冶金等关键行业,它们的产品几乎已成为行业标准。

 国内PLC厂商起步相对较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重心放在了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小型PLC领域,并在那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而对于技术壁垒更高的中大型PLC,目前大部分国内厂商仍处于**“布局”、“探索”甚至“刚刚起步”** 的阶段。即使是像汇川技术这样的领军企业,在投资者报告中也仅仅提及“正在布局”大型PLC产品。

这背后的原因多且复杂:

1. 可靠性是生命线: 大型PLC往往是整个生产线的大脑,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导致巨额的停产损失。用户对产品的稳定性有着“零容忍”的要求,这使得他们对替换现有成熟的国际品牌方案时,顾虑重重。

2. 验证难度高: 国产大型PLC需要海量的成功案例来证明其可靠性,而新产品的“案例背书”往往是最难获取的。

3. 研发投入巨大: 大型PLC的研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和漫长的时间周期,这对于本土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4. 性价比并非唯一导向: 与小型PLC不同,中大型PLC的成本在整个生产线总成本中占比相对较低,可靠性和稳定性成为了更重要的考量因素,“绝对性价比”的优势在此体现不明显。

因此,目前的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国内中大型PLC市场的国产渗透率低于10%,而大型PLC系统的渗透率更是仅约为1%。这表明,尽管技术革新和本土化呼声日益高涨,但要实现中大型PLC的实质性国产替代,仍需时间、技术突破和大量的市场验证。

未来展望:智慧工厂的中国“芯”

 PLC是驱动工业智慧升级的核心动力。虽然在高端市场,我们仍面临诸多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PLC产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小型PLC的强劲表现,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市场信心;而在中大型PLC领域,我们正在蓄势待发,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探索技术创新。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制造的PLC将不仅在成本和效率上超越对手,更将在复杂运算、人工智能集成、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等高端领域,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真正成为驱动全球智慧工厂的核心“中国芯”!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