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智核”跃升:以“新型工业化”赋能,再造制造强市新优势

   2025-09-23 工业品商城6
核心提示:在全球制造业版图上,东莞以其“世界工厂”的声誉独树一帜。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深入,这座活力之城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课题。广东省日前召开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大会,将“新型工业化”提升至战略高度,而作为科创制造强市的东莞,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在“制造业当家”的坚实基础

 在全球制造业版图上,东莞以其“世界工厂”的声誉独树一帜。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深入,这座活力之城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课题。广东省日前召开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大会,将“新型工业化”提升至战略高度,而作为科创制造强市的东莞,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在“制造业当家”的坚实基础上,“新型工业化”已成为东莞解锁未来发展新动能的关键钥匙。

为何是“新型工业化”?东莞的迫切需求与战略抉择

为何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这源于东莞当前面临的现实挑战与深远的战略考量。

 东莞拥有近21万家工业企业,其中规上企业超过1.38万家,这构成了其雄厚的工业根基。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制造业巨头”,在产业基础能力建设上仍存在短板。“加工制造能力强,但核心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先进生产设备、关键基础材料等环节受制于人”,产业链上“断点”较多,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亟待解决,上下游协同联动不足。“新型工业化”正是瞄准了这些痛点,强调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相互支撑,以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这不仅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更在于将其提升为先进制造业,构建新的产业集群,实现“制造”向“智造”的蜕变。

今年以来,东莞经济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工业经济承压前行。与国内其他制造业强市相比,东莞的产业结构需要更快的转型升级步伐。叠加这些因素,推动“新型工业化”的紧迫感愈发强烈。专家指出,东莞迫切需要发挥“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因此,推进“新型工业化”不仅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更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关键,将为东莞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链式”创新,补强东莞制造“智核”

“新型工业化”对东莞而言,意味着什么?其着力点又在哪里?

着眼于当前及未来,东莞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依托科技创新,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通过**“链式”创新**,系统性地补强现有产业链条,力图突破那些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难点。这恰恰契合了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阶段需求,更是推动其制造业由大变强、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一步。

“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核心在于 迭代升级与创新驱动。东莞将在强化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意味着,企业需要进一步深化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壁垒,提升高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同时,要搭建更加高效的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与资源共享,形成强大的产业生态。

再造新优势:东莞“智造”的新篇章

如何借助“新型工业化”再造新优势?东莞的战略部署值得关注:

1. 深化科技创新引领: 将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鼓励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

2.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巩固提升现有优势产业群的同时,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形成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3. 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深入实施“数字赋能”工程,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4. 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的自主可控,构建安全可靠、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5. 突出绿色发展理念: 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工业发展的全过程,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新型工业化”不仅仅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更是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东莞,这座充满活力的制造业重镇,正以其坚定的步伐,拥抱这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升级浪潮。通过深化“链式”创新,强化“智核”竞争力,东莞必将在“新型工业化”的驱动下,书写更加辉煌的制造业强市新篇章,在全球产业格局中,重塑其卓越影响力。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