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近期新闻发布会在广府大地隆重举行,一项聚焦于提升整体质量竞争力、驱动产业迈向新高度的全面部署正式揭开面纱。纲要明确提出,将以“七大工程”为抓手,全方位赋能产业质量升级。这七大工程包括:区域质量发展示范工程、重点产品质量阶梯攀登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升级工程、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品牌建设工程、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增效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筑堤工程。通过这些协同并进的战略举措,旨在为广东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特别是通过实施区域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将重点打造质量强国建设标杆城市与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从而在新起点上塑造区域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粤”字招牌:“质量”是永恒的基因
广东省市场监管相关负责人刘光明在发布会现场深情回顾了这片土地在质量发展上的不懈追求。他表示,早在改革开放的黎明时期,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就已在这片沃土上深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声名鹊然而“广货”代表的“广东粮、珠江水、岭南衣、粤家电”,到如今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巨头华为、大疆、美的,每一段成长历程都印证着“广货”凭借卓越品质与良好声誉,成功走进千家万户,并走出一条“粤”来“粤”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制造业领航,质量优势再巩固
作为制造业的“领头羊”,广东省已全面展开质量强市、强业、强企、强基行动。在此推动下,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多项质量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广东省在历次的区域质量考核评估中,均斩获最高等级的认可,充分展现了其在质量工作中的卓越成效。
当前,广东省制造业总产值已突破16万亿元人民币大关,连续34年稳居全国之冠。拥有数量庞大的制造业企业法人、众多优质企业、八个万亿元级战略性产业集群,以及一系列世界知名企业。在质量强企方面,广东省更是走在前列,率先开展产品质量比对提升行动,特别围绕战略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重点产品“双比对、双提升”等质量提升工程,旨在全面提升“广货”的整体品质。2022年,全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监测结果显示为90.63,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2个标准分。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高达94.49%,同样超出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这一切都佐证了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的稳步攀升。
质量品牌从“有”到“优”的飞跃
广东省大力推动质量品牌建设,致力于从“有没有”的阶段迈向“好不好”的更高追求。迄今为止,已有3家组织荣获中国质量奖,15个组织与1位个人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62家组织获得了省政府质量奖。同时,全省在商标品牌申请量与注册量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重点产品质量攀登:攻坚克难,提升核心竞争力
纲要中提到的“重点产品质量阶梯攀登工程”,正是旨在通过实质性的质量攻关与创新,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工业产品领域,将严格对标国内外先进标准,对重点工业产品在执行标准及关键质量指标上,同步进行“双比对、双提升”,力求赶超先进。在消费品领域,将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质量比对,积极运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与方法,持续改进技术工艺,提升消费品在性能与功能上的表现,从而促进消费的扩大与品质升级。
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原材料、基础制造工艺及高端装备等关键领域,广东省将积极组织开展共性质量技术难题攻关,促使工艺研发与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切实增强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与一致性。同时,在节能环保领域,也将同步开展质量提升与改进行动,大力发展低碳、清洁、高效的生产经营模式,积极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广东省科技部门相关负责人安建光介绍,广东省积极响应社会重大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区域优势产业的实际情况,主动承担了多项重要科研攻关项目。通过部省协同的方式,率先在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参与组织实施了“宽带通信与新型网络”、“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合成生物学”等重要研发计划,为全省整体质量提升和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