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数字化转型:解锁智能制造新引擎

   2025-08-27 工业品商城40
核心提示:在经济增长面临挑战的当下,中国正坚定不移地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以激发国民经济的“源头活水”。从智能化改造、数据治理到企业上云,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其中,工业企业与智能制造系统厂商面临着更为复杂且精细化的难题,而工业软件,正扮演着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角色。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的大脑与基石拥

 在经济增长面临挑战的当下,中国正坚定不移地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以激发国民经济的“源头活水”。从智能化改造、数据治理到企业上云,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其中,工业企业与智能制造系统厂商面临着更为复杂且精细化的难题,而工业软件,正扮演着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角色。

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的大脑与基石

 拥有17年工业软件及柔性自动化智能制造技术经验的系统服务商,在客户量级和需求快速增长、成本显著抬升的背景下,遭遇了异构数据存放不当、数据打通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的困境。

 通过构建一套基于工业数据模型驱动引擎的新型数据管理软件,并搭建工业数据管理及协同平台,这家服务商成功解决了数据“看不见”“管不住”“用不好”的问题。这套解决方案如同为企业插上了一对“云梯”,在短短3个月内,不仅上线了40多个工业机理模型,还实现了**开发效率提升2倍,定制开发成本降低70%,产品集成效率提升90%**的惊人成效。

 这种积极变革的影响力已辐射至其客户。广东省一家知名制造上市企业,通过应用该新型供应链管理平台,采购工作效率提升至原来的2倍到货准时率从初期的20%-30%跃升至80%-90%,同时外协人工差旅成本大幅减少了3/5。这些成果生动地证明了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巨大价值。

工业数字经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作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工业经济在国家发展中作用日益凸显。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其中制造业展现出强劲活力,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6%,显示出其作为经济增长核心引擎的强大拉动作用。

 为了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我国持续出台政策,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和**“两化融合”**的落地。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更是明确了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的宏伟目标,并将“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等作为关键任务。

 《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指出,当今世界正进入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时期,数字技术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力量。数字经济,正日益成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挑战与机遇:重塑中国工业肌体

 尽管工业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但激活这“一池春水”并非易事。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的“大脑”,更是工业升级的基石,却是我国工业转型的“软肋”。

 与全球市场格局相比,中国在工业软件领域的供给能力仍显不足,全球工业软件供给中,约54%来自美国,40%来自欧洲,而中国仅占6%。国外成熟的工业软件产业拥有深厚的技术内核、丰富的工业知识和数据积累,形成了较高的准入壁垒。传统单机架构的工业软件也因使用门槛高、成本高、交付周期长等问题,制约了其应用推广。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强调:“只有凝聚各方力量,提炼核心技术,解决行业关键共性问题,才能培育出更多高水平的工业软件产品。”

 在“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呼吁,应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通过生态协作和应用的快速迭代,构建促进工业软件加速发展的新模式

拥抱变革,构筑智能制造新未来

 面对工业软件的战略性意义和国产化发展的紧迫性,中国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拥抱数字化转型。通过引入先进的工业软件解决方案,优化数据管理,实现生产流程的智能化,不仅能提升企业自身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更能为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最终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