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卡脖子”:工业软件的国产化突围与算力生态的协同进化

   2025-08-22 工业品商城122
核心提示:近年来,“卡脖子”问题始终是制约中国工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其中,工业软件的自主可控更是备受瞩目。随着全球地缘政治和技术竞争的加剧,“断供”、“停服”的风险警示着我们,加快国产工业软件的创新步伐已刻不容缓。在这场关键的科技攻坚战中,高性能计算(HPC),尤其是超算,与工业软件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正成为

 近年来,“卡脖子”问题始终是制约中国工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其中,工业软件的自主可控更是备受瞩目。随着全球地缘政治和技术竞争的加剧,“断供”、“停服”的风险警示着我们,加快国产工业软件的创新步伐已刻不容缓。在这场关键的科技攻坚战中,高性能计算(HPC),尤其是超算,与工业软件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正成为推动国产化进程的重要引擎。强大的算力支持,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赋能工业软件的研发、部署与大规模应用。

国产工业软件的“破局”之道:算力供应链的基石

 工业软件的研发过程,本质上是对复杂物理过程进行建模、仿真和优化的过程,这往往需要海量的算力支持——从设计验证到性能分析,再到大规模的参数扫描,都离不开高性能计算的辅助。因此,超算与工业软件的天然适配性,为国产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2年)》显示,全球及中国算力规模都在快速增长,其中智能算力的增速尤为显著。这为工业软件的智能化升级和海量数据分析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

 在这一背景下,国内的超算服务商正积极扮演起“赋能者”的角色,致力于推动国产工业软件的创新与发展。核心战略首先在于帮助国产工业软件“上云”,构建起稳定、安全、高效的“算力供应链”。通过超算云服务的模式,不仅能提供大规模、高弹性的算力资源,更能充分发挥“算云融合”的优势,将算力的便捷性、经济性与软件的创新需求紧密结合。

算力供应链的落地实践:从“可用”到“好用”与“安全”

 那么,“算力供应链”的建立究竟是如何有效落地的呢?关键在于打破过去软件研发和分发的传统模式,转向一种更灵活、更协同、更具韧性的生态。

  1. 支撑产业链协同与智能供应链: 通过帮助国产工业软件实现云化部署,能够打通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和部门,实现高效的数据共享和协作。这不仅加速了研发过程,更促进了整个智能供应链的协同优化,从设计到制造,再到交付,都能实现更平滑的流程。

  2. 架桥设路:算力平台在协作中的角色: 超算平台在此过程中,充当了至关重要的“桥梁”角色。它不再仅仅是算力提供者,更是连接算力用户(软件研发企业、工程师、科学家)与国产软件研发团队的纽带。通过对接不同用户的算力需求,以及软件团队的研发需求,超算平台能够撮合资源,促进合作,加速国产软件的成熟。

  3. 安全可靠:算力与软件的双重保障: “保稳供应链”是算力服务的核心要求,这包含两层含义:

    • 算力供应的安全性: 以北京超算为例,它正通过建设国内最大的通用算力资源池,并积极引入具有领先性的国产算力资源(如百PFlops级别的国产算力),构建可替代、高性能的算力供应能力,确保用户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充足的算力支持。

    • 软件供应的安全性: 在此基础上,北京超算将国产算力资源深度融入到国产工业软件的开发与生产关键环节。目前,其平台已部署了超过200款通用计算软件,并集成了30多款覆盖工业仿真、材料计算、生命科学等细分领域的国产工业软件。这种深度集成,不仅为国产软件的研发、测试和优化提供了可靠的计算环境,也确保了软件供应链的完整与安全。

云化模式的优势:灵活、敏捷与共生

 正如北京超算的甄亚楠所言,软件的云化部署模式,相比传统的“刻盘”分发,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灵活性。它使得用户能够更快速、更及时地获取国产工业软件的最新功能和升级内容,实现“即插即用”式的体验。

 更重要的是,国产工业软件的云化,能够有效加速软件本身的开发迭代。通过云端共享的模式,研发团队可以利用更广泛的部署环境进行测试,收集用户反馈,并快速调整策略。这种“云原生”的开发理念,正是应对快速变化市场需求、建立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

AI浪潮下的新算力需求:智能算力与超算生态的融合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加速到来,工业软件对算力的需求将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高性能计算,智能算力(AI算力)的需求将日益增长。大量的工业数据蕴含着巨大的价值,需要通过AI技术进行分析和挖掘,以实现更深层次的智能化应用。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智能算力在全球及中国的算力规模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并且增速远超通用算力。对于超算平台而言,在塑造多元化的软件生态过程中,必须积极拥抱这一趋势。

 北京超算已具备为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提供百卡、千卡规模的算力服务能力,并正积极与国内顶尖研究机构合作,通过集成部署通用框架、自研算法等方式,满足AI模型训练和推理的算力需求。在硬件层面,已部署A100、V100等多种GPU芯片,并优化了一批深度学习框架。

在应用层面,超算平台正着力于:

  • 加速科学计算与AI计算: 通过建设以GPU或加速卡为代表的算力资源,缩短科学计算和AI模型生成结果所需的时间。

  • 支撑在线推理业务: 面向AI模型的推理应用场景,建设大量基于云计算的云主机资源,帮助用户顺利开展在线推理服务,将AI能力真正落地到工业场景中。

结语

 从“卡脖子”到“破局”,国产工业软件的崛起之路,离不开强大的算力支撑与创新的服务模式。通过构建安全可靠的算力供应链,推动软件的云化部署,并积极拥抱AI时代对智能算力的需求,超算平台正在加速国产工业软件生态的繁荣。虽然其市场拓展的潜力依然巨大,实践效果仍待持续验证,但AI所驱动的万亿级蓝海市场,正等待着中国的工业软件与算力生态共同去开垦,共同去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