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的眼中,需求意味着机会,特别是在机器人领域。近年来, 机器人行业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但行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加上ChatGPT的火爆,机器人行业又将迎来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答案或许隐藏在机器人领域“出海”的浪潮中。
1. 资本逐浪:机器人行业投融资的“冰与火之歌”
早期爆发: 2020年和2021年,机器人行业的融资事件分别为242起和210起。
高峰再现: 2022年,投融资事件达到358起,已披露融资金额总计约在400亿元-500亿元左右。
融资降温: 据36氪多方了解,数十家机器人公司的融资交割是在2021年完成,2022年机器人项目的新融资普遍减少。
2. 国产替代与场景创新
资本涌入、国产替代加速, 推动下游场景加速跑出不少细分新品类,例如割草机器人、擦窗机器人等等。
马斯克和雷军对人形机器人的加注, 直接搅动了二级市场的高预期,导致机器人概念股接连大涨。
3. 出海, 破局的关键
对于国内的机器人公司, 出海已不再是可选项, 而是必选项。
普渡科技: 依靠海外市场挽回了部分 “败局”。 2020年开始大规模出海, 海外销售占比从2019年的8% 提升至现阶段的80%以上。2022年出货量超2万台。 普渡负责人表示, 目前其海外市场以餐厅为主, 并在去年开拓了大型商超、 养老院、 工厂、 医院等多元场景。
极智嘉: 2017年开始出海, 2022年的海外收入占比达70%。 极智嘉在海外有着数百人的本地交付团队。 极智嘉创始人郑勇认为, 海外仓库更看重系统的稳定性、 对问题的响应能力、 持续的服务能力。
4. 海外掘金, 劳动力短缺下的新蓝海
更高的需求: 海外的餐厅、 仓库、 酒店长期面临着员工流动性高、 工资上涨的难题, 因此, 不少这样的企业主很愿意尝试各种机器人来实现自动化。 硅谷创投圈的投资人表示, 海外劳动力短缺的形势远比国内严峻,
C端市场的潜力: 例如一度爆红的庭院清洁机器人, 瞄准了欧美家庭的“草坪经济”。 割草机器人、 泳池清洁机器人、 除雪机器人等都具备了下一个“扫地机”的潜力。
巨大的市场: 仅割草机器人的市场规模预计到2026年就可达36亿美元。
5. 割草机器人:竞争核心重在算法
市场竞争: 九号公司、 科沃斯、 大叶股份、 格力博、 汉阳科技、 锐驰智慧、 松灵机器人、 来飞智能等纷纷入局。
技术核心: 割草机器人的竞争核心是基于视觉导航的软件算法。
结语: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 机器人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国内机器人企业凭借技术实力和市场经验, 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特别是在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 海外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从B端到C端, 从割草机器人到更广泛的应用, 机器人行业正在迎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