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在这一变革浪潮中,工业互联网脱颖而出,成为引领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它不仅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引擎,更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据权威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持续突破新高,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示着其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将持续提升。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数字前沿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实融合”的典范,已深入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覆盖了国民经济的众多重要门类。在能源、交通、石化、冶金等关键行业,工业互联网发挥着赋能作用,推动着生产力的飞跃。在“工业4.0”时代背景下,海量的工业设备通过网络互联互通,生产场景得以实时、便捷地传输至远端,万物互联的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这无疑是我国制造业迈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工业互联网在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工业环境相对封闭的状态。万物互联的便利性,同时也意味着潜在的网络漏洞可能被恶意利用。千里之外的黑客,或许就能通过这些漏洞对工厂和企业发起攻击,威胁其正常的生产运营。因此,网络安全威胁的凸显,已成为当前工业互联网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行业数据显示,安全漏洞的数量和风险等级都在持续上升,构建完善的工业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打造多维度防御机制,已是刻不容缓。
解锁工业网络安全的新范式
工业互联网所带来的新兴安全问题和潜在风险,使得工业网络安全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多变。与此同时,网络威胁的泛化加速,使得工业领域已然成为网络空间攻防对抗的前沿阵地。这一趋势无疑对工业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创新和变革的新要求。
随着5G技术、工业互联网与实体产业的进一步融合,越来越多的工业设备和终端接入网络,使得工业领域的存量安全威胁与增量安全挑战相互叠加。在这种复杂的态势下,工业企业仅凭自身力量,难以全面抵御潜在的安全风险。因此,加强协同攻关、促进跨界合作,成为应对交叉安全挑战的有效途径。行业内的共识是,产业生态中的各方,包括科研机构、安全服务提供商和工业企业等,应优势互补,共同构建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
作为工业网络安全产业链中发挥重要创新作用的市场参与者,近年来,一些杰出的安全服务企业已率先在工业网络安全能力建设的路径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转变,为工业企业的安全防护部署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思路。例如,业内领先的技术研究成果曾提出,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面对日益泛化、复杂的网络攻击,工业网络安全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发展范式。
这一创新理念的实践,可追溯到某新兴工业网络安全能力提供商在特定行业开展的首个生产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项目。该项目不仅取得了显著成效,更入选了行业内的典范案例。传统上,该行业的企业普遍采用防火墙、网闸、防病毒等安全封堵式防护措施,且防护体系主要集中在信息层面。然而,这与行业构建综合化、体系化新型网络安全防护的“大安全”发展理念和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此创新安全建设项目根据工厂工业生产网络结构特点,对生产控制系统的网络边界、网络流量、网络行为、工业主机、控制设备等对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建设了资产管理系统、安全态势感知平台、集中安全运维管理系统等体系化防护方案,旨在构建和提升企业生产控制侧的整体安全防护和运营保障能力。
这些创新安全防护部署实践,不仅助力企业充分挖掘技术和应用场景的资源优势,更赋能传统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这其中折射出的,正是当前一些专注于工业网络安全领域的新兴企业,对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和前瞻性战略布局。它们正以创新的解决方案,为工业互联网的未来保驾护航,共同描绘着一个既高效又安全的数字工业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