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0日,在备受瞩目的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宣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已全面建成,标志着“5+2”国家顶级节点战略布局正式完成。**这一成就不仅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产业优化升级和生产力整体跃升的强大驱动力量。
“5+2”战略布局: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之“魂”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强调,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实质性成效。**武汉、广州、重庆、上海、北京五个国家顶级节点,以及南京、成都两个灾备节点已全部建成上线,形成了坚实的“5+2”体系架构。**这一体系的全面建成,意味着我国已成功打造出自主可控、开放融通、安全可靠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开启了工业互联网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篇章。
标识解析体系:工业互联网神经中枢的数据引擎
工业互联网以标识解析体系为核心纽带,而国家顶级节点正是其数据交换的中枢。它上联国际根节点,下联二级节点及海量的企业节点,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生态网络。四年来,这一体系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
• 累计注册量突破2139亿: 庞大的注册量表明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 日解析量1.2亿: 高效的解析能力确保了海量工业数据的实时流通与价值释放。
• 服务企业超20万家: 覆盖范围之广,体现了其对各类型企业的赋能深度。
• 覆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8个重点行业:全国性的覆盖彰显了其作为国家级基础设施的战略地位。
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标识解析体系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关键“加速器”。
“5+2”国家顶级节点:全国布局,赋能区域经济
此次全面建成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由:
• 5个国家顶级节点: 武汉、广州、重庆、上海、北京
• 2个灾备节点: 南京、成都
它们各具特色,共同支撑起我国工业互联网的“骨架”:
• 武汉国家顶级节点(2018.11.22):率先上线,构筑数字“九州通衢”,服务鄂湘赣豫中部多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奠定标识解析体系基础。
• 广州国家顶级节点(2018.11.23):赋能广东特色产业集群,擦亮“定制之都”数字化名片,助力千万家中小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凸显区域经济特色。
• 重庆国家顶级节点(2018.12.1):为19个行业的5000余家企业提供标识解析服务,形成以重庆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网络,辐射西南地区。
• 上海国家顶级节点(2018.12.13):应用涵盖20多个行业,在智能化生产、产品追溯、供应链管理等典型标识应用方面初见成效,引领长三角地区数字化发展。
• 北京国家顶级节点(2018.12.23):立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定位,聚焦高端制造产业,推动标识解析体系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多个行业的应用和规模化发展,支撑国家战略性产业。
• 南京灾备节点(2020.12.29):实现国家顶级节点的应用级灾备,形成数据和服务托管能力。江苏省48个二级节点基本实现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全覆盖,构建“市市有节点,重点产业链和头部企业有节点”的整体布局,提升系统韧性。
• 成都灾备节点(2022.4.28):与重庆顶级节点在成渝地区形成“一顶一备”的标识战略生态,有效提升四川及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标识全体系应急灾备能力,进一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纵深助推标识与各行业、各区域的深度融合。
未来展望:构建新型工业生态的坚实支撑
“5+2”国家顶级节点的全面建成和稳定运行,不仅带动了工业互联网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地生根,更促进了工业大数据的加速循环。这无疑将为我国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联接的新型工业生态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标识解析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工业互联网将会在数字经济时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