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小巨人”加速崛起: 专精特新企业竞逐与挑战

   2025-07-28 工业品商城60
核心提示:中国机器人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仅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市场需求也持续旺盛。而作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凭借其在细分领域的深耕细作和专业优势,正快速崛起并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系统集成商:冲劲十足,加速壮大在高速增长的行业趋势下,系统集成商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第

 中国机器人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仅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市场需求也持续旺盛。而作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凭借其在细分领域的深耕细作和专业优势,正快速崛起并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系统集成商:冲劲十足,加速壮大

 在高速增长的行业趋势下,系统集成商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公示名单中,涌现出江苏北人、杰锐思智能、摩西机器人、诺贝特自动化、力鼎智能、凯盛机器人等20多家系统集成商。这些企业在机器人系统集成、智能产线设计、以及行业解决方案等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为提升制造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贡献了重要力量。 它们的入选,也标志着中国机器人系统集成商队伍正在不断壮大,竞争格局也日趋激烈化。

智能物流:风口之上,企业加速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对外包需求的释放,以及仓储业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智能物流行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机遇。 在本批次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中,锐格物流、中科微至、今天国际、高科锐志、中城自动化等智能物流企业纷纷脱颖而出。

 这一现象尤为引人注目。 纵观此前三批次的“小巨人”公示名单,所有智能物流企业的总数加起来都未超过十家,包括德马科技、顺力智能、九州通达、龙合智能、福莱瑞达等。 如今,智能物流企业的数量显著增加,这不仅反映了行业发展的高速增长,也体现了智能物流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以及盈利能力上的显著提升。

严苛标准:挑战与机遇并存

要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非易事。按照相关规定,企业必须满足一系列严苛的条件:

• 深耕行业: 在该行业内从事运营已达到3年以上。

• 主营业务突出: 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不低于70%,这确保了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

• 增长潜力: 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不低于5%。

• 财务稳健: 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这体现了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

• 市场地位领先: 主导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上,或者在全球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前3位。

这些标准从多个维度对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确保了“小巨人”企业的质量和含金量。

并非一劳永逸: 持续竞争,优胜劣汰

 能够顺利通过审核,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对机器人相关企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荣誉,也是对其技术实力、市场表现和发展潜力的肯定。然而,这仅仅是新的开始,而非终点。

 根据《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已被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效期最长为3年。这意味着,在榜企业每3年都要接受一次“留任考试”,持续接受市场的检验。

 2019年,工信部启动了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认定工作,共选出248家企业。今年,这些企业迎来了复核期。令人关注的是,第一批复核的通过率仅为60%左右,这充分说明了竞争的激烈。 既有企业因未能达到标准而被淘汰,也有企业选择更上一层楼,实现新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批“小巨人”企业中,已经有114家企业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二、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3年复核期也将陆续到来。目前,全国已拥有近9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距离1万家的目标近在咫尺。

展望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当前, 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时代。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创新速度不断加快。 榜外的企业正在努力争取进入名单的机会,而榜内的企业也将面临“留任”的压力。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持续驱动,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那些能够持续保持技术领先性、不断拓展市场份额、积极拥抱变革的企业,将有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最终助力中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