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区:破茧成蝶,智造传感器产业新高地

   2025-07-22 工业品商城5
核心提示:智能传感器,作为集信息采集、处理、交换、存储于一体的多元件集成电路,同时也是融合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等的系统级产品,已成为手机、电脑、智能穿戴、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现代科技产品的核心“感知器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智能传感器产业也呈现出高度垂直整合的特性,涵盖材料

 智能传感器,作为集信息采集、处理、交换、存储于一体的多元件集成电路,同时也是融合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等的系统级产品,已成为手机、电脑、智能穿戴、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现代科技产品的核心“感知器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智能传感器产业也呈现出高度垂直整合的特性,涵盖材料、芯片、工艺、软件等多个关键环节,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未来发展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光明区:得天独厚的产业沃土

 光明区,坐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的战略位置,东与制造重镇东莞紧密相连,背靠珠三角庞大的消费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等下游应用市场,区位优势显著。这里汇聚了大量参与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的科研与产业精英,在原始科技创新、科学成果转化以及智能生产制造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

 目前,光明区已拥有一批在智能传感器领域颇具实力的规上工业企业,包括诺安环境、纽迪瑞科技、森世泰科技、美思先端等。同时,欧菲光、信泰光学等行业龙头企业也在此深耕发展。2021年,光明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实现工业产值约7亿元,这不仅体现了其坚实的产学研制基础,也彰显了强大的产业需求支撑。

重磅布局:8吋MEMS中试线助力产业集群腾飞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光明区近期宣布规划建设一条总投资额达15.33亿元、具备月产能3000片的8吋MEMS(微机电系统)中试线。该项目集成了热电堆、MEMS压力、MEMS麦克风、MEMS惯性传感、微流控和微振镜等多元化工艺平台,将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从MEMS工艺研发、中试到小规模量产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有效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从而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激发整体活力。

促“创新链”:驱动产业能级跃升

 创新是产业能级跃升的关键驱动力。光明区明确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积极支持相关企业与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强强联合,共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

 智能传感器本身具有显著的跨领域交叉融合特征。光明区精准把握这一特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同时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落户光明区的纽迪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例,这家专注于压感触控技术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首创“柔性压力感应触控技术”,并成功将其产业化。经过多年的深耕,其核心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和70余项国内外核心专利。纽迪瑞的压感触控技术已被国内外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采纳商用,并在手机压感触控应用领域,成功配合谷歌、vivo、小米等品牌量产了30余款智能手机。

 纽迪瑞科技创始人李灏深有感触地表示,光明科学城浓厚的原始创新氛围、良好的科研环境以及丰富的人才资源,为智能传感器领域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沃土。他期待未来光明区的智能传感器产业能以市场为导向,在政府的有效引导下,推动产业链上的研发机构和企业高效协同发展,最终形成研发与制造互生共赢的生态系统,为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建设添砖加瓦。

 当前,光明区正依托鹏城实验室、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等科研重镇,积极打造异质异构硅基光子芯片工艺平台、高端科研仪器研究中心等一系列创新平台,为企业突破光电子芯片等技术瓶颈提供关键支撑。

 同时,坐落在光明区内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筹)以及南方科技大学光明高等研究院等高水平学府已全面落地运作。这些高等教育机构正重点培养集成电路、智能工程、新材料等与智能传感器产业密切相关的优质人才,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

 展望未来,光明区将继续聚焦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等核心环节,加快在核心智能传感器、特色工艺、先进封装技术、关键材料等领域的联合攻关。力争到2025年,智能传感器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占深圳市总规模的25%左右,全面巩固其作为深圳乃至全国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的地位。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