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200余年的历程中,人类成功地历经了两次宏伟的工业革命,。无论是首次对蒸汽和煤炭进行广泛运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亦或是诞生并推广电力作为新时代主导能源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能源的有效利用始终以其不可替代的角色,推动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并为现代工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然而,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危机的愈发严重,以能源变革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石在于新能源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实现“能源互联网”被誉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终极目标。大规模开发新型能源已然成为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最为显著的标志之一,尤其是电能作为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核心,已然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崭新方向。一旦诸如“如何更清洁地发电、如何更高效地配电、如何更便捷地用电”等诸多难题得以成功破解,那么,无庸置疑,能源互联网的时代终将真正来临。
随着清洁发电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新能源技术的不断突破创新,全球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兴领域的装机容量在近年来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迅速增长。无论是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大型电站跨区域电网,抑或是小范围的分布式供电模式,实现更为高效的资源配置或者更加便捷的应用体验,都离不开更为智能化的电网系统的支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构建智能电网正是实现能源互联网的坚实基础。
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世界各地的电网正在逐步迈向智能化的新纪元。近期,我国在“坚强智能电网相关国际标准体系研究”项目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标准制定工作逐步走向完善,同时在理论研究以及设备研发等多个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使得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时机已经成熟。
智能电网的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尽管我国在该领域已经具备了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在起步阶段仍然需要全面考虑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首先,需要精心规划电网的整体架构,以地区为单位设定智能电网建设的具体规模目标,最终实现由点到面的全方位拓展;其次,由于各国电网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因此有必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与交流,尽早建立起全球通用的电网标准;再次,需要紧跟技术革新的步伐,加速配电网的升级改造,提高配电网在分布式供电与大型电站之间的兼容性;最后,还需完善电力市场体系,规范基础设施建设,为智能电网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同时确保建设活动的安全可靠。
第三次工业革命注定是一场全球化、智能化的伟大进程,在这个漫长且充满挑战的征程中,智能电网无疑将成为推动能源革新、实现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最强有力工具。展望未来,谁能够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占据领先地位,谁就有可能在能源互联网的浪潮中抢占先机,引领生产力革新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