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的能源业务领域的确遭遇了诸多挑战,特别是由市场因素引发的影响颇为显著,传统燃气轮机以及蒸汽轮机市场因此遭受了极大冲击,尤其是受到欧洲和美国地区可再生能源供应过剩的压力。然而,长远来看此业务领域依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预测显示2013至2030年间的全球能源需求将翻番。不难看出,能源业务无疑属于长期稳定的业务范畴,对此我们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尽管一年中的波动并不足以引起我们过多忧虑。
然而,仍有部分挑战需我们迎难而上,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输电环节的问题,即如何有效地将电力从发电厂传输至配电站。虽然部分项目进展不如预期理想,短期内可能出现波动,但长期来看该业务领域仍然具有重要地位且具备良好发展前景。
对于可能产生的新能源前景,我们深信当前的能源问题无法仅依赖某一种单一能源来源予以解决,我们所需的是能够真正融合各类能源资源,以化石能源为基础,从而找到妥善处理问题之道。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及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能源需求势必与日俱增,因为能源乃是支撑国家经济命脉之所在。面临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能源挑战,我强烈建议在过程中实施稳步调整,避免采取激进策略。
作为海上风电领域的翘楚企业,西门子公司深信海上风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原因何在?主要在于海上风电可利用的发电量相较于陆上风电大得多。此外,海上风电还可采用超大型叶轮及发电机,无需占用宝贵的陆地空间。然而,考虑到噪音等环保问题,陆上风电场往往难以建设在居民区附近,因此若将其布局在东部人口密集区域显然并不适宜。在德国便存在此类情况。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相信未来数年内海上风电将迎来更进一步的蓬勃发展。
至于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究竟体现在何处,我个人认为首先应归功于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供应端还是需求端均呈现出旺盛活力。对于中国而言,海上风电将提供更为丰富的发展机遇。
凯飒先生:此次西门子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齐聚中国,包括西门子高层领导共7人,他们专程前来与本地客户进行深入交流,旨在全面了解市场需求,进而推动业务拓展。我们对此次访问成果感到相当满意。自1878年起,西门子已在华经营长达142年,营业收入亦已突破60亿欧元。预计在2018年,这一数字将再创新高。
在中国“十二五”规划中,高端制造业被重点提及。如今,中国正致力于跻身世界级汽车制造商或航空航天业巨头行列。若欲在上述两大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中国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实现高度自动化。这不仅关乎技术层面,同时也涉及精确性和效率问题。鉴于制造过程对精度要求极高,人工操作恐难以胜任,唯有借助自动化手段方可实现。在此领域,我们还有大量潜能有待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