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稳打,稳步前行——华泰证券分析师精准预测智慧城市三大应用行业前沿趋势
首先让我们注意到的是,安全城市、智能化交通运输以及据有巨大潜力的智慧医疗服务这三个可能在不久后将在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关键行业。华泰证券对此深信不疑,他们认为:中国政府正逐渐提高对交通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然而,随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交通系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且城市人口密度和汽车库存数量存在不均衡现象,导致交通供应需求紧张状况愈演愈烈。
智慧医疗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热门话题。医疗资源短缺以及运行效率低下已成为当前医疗行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此时,政策导向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极大地促进智慧医疗投资的迅速推进。不过,我们还必须看到,智慧医疗市场的竞争力较为复杂,由于缺乏明确的行业规范,且各个地区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未来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板块有望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再次焕发生机。德邦证券分析师表示,在大气治理政策的严格要求下,重点工业行业的脱硫脱硝改造工作将会加快进行,再加上火电行业的脱硝需求,预计2014年脱硫脱硝工程建设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在废水治理方面,除了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使用高污染材料外,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废水回收利用的策略,这种方法简单直接,对于一些高污染行业来说,实施得当的话,能够有效缓解治理压力。对于那些治理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的行业,可以采取将废水分别回收利用,针对主要污染物进行分类治理的策略,使得废水处理变得更为容易。此外,固废垃圾焚烧发电也有望保持其高景气度,而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速度也有望得到显著提升。
考虑到地方政府将持续加大对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工业产品需求有望避免出现萎缩。预计到2020年,全国需要解决大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以及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问题。未来无论是棚户区改造还是城市人口落户,中西部的城市群都将成为主要战场。申银万国认为,尽管2014年固定资产总体投资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但是中西部基建投资的增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增加钢铁、水泥、建材等工业产品的需求,预计新增需求至少会维持今年的增速水平。
汪鸣先生则认为,未来城市发展将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而非仅仅依靠扩大城市面积来拉动投资。他强调,未来需求增量最为显著的领域包括环保、城市管网建设、轨道交通建设以及智慧城市等多个行业。在地理区域分布上,过去城市发展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这三大城市圈。这三大城市群仅占据全国不到4%的国土面积,却聚集了全国18%的人口,贡献了40%的国内生产总值。从发展空间角度来看,汪鸣先生更看好中部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的增长潜力,预计东北及中西部地区的基建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根据中科院发布的蓝皮书数据显示,到2030年前全国约有3.9亿农业转移人口需要实现市民化,人均公共成本高达13.1万元,总计所需投入资金达到了惊人的51万亿元之巨。申银万国指出,目前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中央政府债务占财政收入比重过高,地方政府债务率仍然处于较高风险区域,土地财政模式已经难以维系。从中长期来看,如果能够妥善解决资金面问题,城镇化将对消费、医保、工程机械、水泥和建材等行业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