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检验检疫部门开始组织首批亚运进口食品样品送实验室进行违禁药物检测。 这标志着亚运进口食品安全检验检疫监管进入实质性阶段。 据介绍,亚运进口食品全程实行无缝隙监管。
这批食品来自新西兰、德国等国家,从广州、上海等口岸进口。 广东检验检疫部门通过核对成分清单等方式,对亚运食品物流中心采购的第一批亚运进口食品进行筛查,确定了动物源性食品清单,其中包括奶酪、奶酪等。 其他12个品种。
据介绍,针对亚运会进口食品,第十六届亚组委专门提出了广州本地技术规范《亚运会预包装食品验收规范》,并于9月6日正式实施。该规范规定 第十六届亚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预包装食品供应适用原则、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判定依据。 包括亚运城板块、比赛场馆板块和指定接待酒店板块。
与此同时,基于RFID(电子标签)技术的“2010广州亚运会进口食品追溯管理系统”已在广州口岸正式上线。 通过物流和检验检疫信息平台,系统可实时自动采集指定口岸检验、指定仓库抽样检验、指定收货地流向记录等信息,并与电子标签绑定,实现电子化。 数据读取、导入自动化和文档流。 工作流与货流三合一,实现亚运进口食品的无缝监管。 一旦发生亚运进口紧急食品安全事件,检验检疫部门还可以利用该系统对涉事食品进行快速追溯调查,缩小分析范围,帮助快速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置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