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中使用的电动机通常与其他类型的设备结合使用,如HVAC、水路、建筑等。,由设备制造商统一供应。因此,要想在运行中节能,不仅要应用就地补偿电容器,减少线路传输中无功功率引起的有功功率损耗,还要减少电机轻载和空载运行的次数。电机在轻负载下消耗的电能与负载的降低不成正比,此时的运行效率相对较低。
此外,变频调速器可以安装在电机中。当负载下降时,可通过变频自动调节速度,使其适应负载的变化。采用这种方法后,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但这类设备价格偏高,在工程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隐形损失不容忽视。在普通工程中,铺设电缆的长度一般达到数万米,大型工程中电缆的数量更是不计其数。线路上的总有功损耗相当大。因此,线路上的能量损耗必须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首先,在导体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导电率低的材料,比如负荷大的一类、二类建筑用铜导体,负荷小的三类或建筑用铝导体。其次,减少工程中导线的长度,尽量使线路平直;低压线路不要回走或少走,减少来回线路上的电能损耗。尽量将变压器靠近负荷中心,减少供电距离。当建筑物每层面积达到10000平方米时,至少应设置两个变电站,以减少干线长度。在高层建筑中,低压配电室应靠近竖井,尽量减少携带电能返回的支线。其次,选择合理的导线截面。采用经济电流密度法选择导线截面。对于长距离线路,除满足载流量、热稳定性、保护配合、电压损失等选定的截面外,还可适当加大导线截面,以降低线路损耗。最后,利用一些季节性负荷线路,如空调负荷和供暖负荷,用同一条干线供电,既减少了季节性轻负荷线路的线损,又减少了供电干线的数量。
因为感抗产生的无功是滞后的,电容产生的无功是超前的,两者可以相互抵消,所以无功补偿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减少对无功的需求。目前,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大多数工程采用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方式。这种方法只是减少了区域变电站到用户的高压线路上的无功传输,没有减少低压线路上的无功传输,达不到节能的效果。
2000年,北京电业局规定“10千瓦及以上的异步电动机,负荷稳定时就地补偿。”目前我国生产的自愈式静电电容器最小容量为3kVar,可使7.5kW及以上的电机无功功率得到就地补偿。在民用建筑中,设计人员应改变电容器集中安装的做法,实行就地补偿,对容量在10 kW以上的风机、水泵等电动机安装就地补偿装置,对空调、制冷泵等负荷设置专用变配电站,进行集中补偿。供电距离超过200米的,也应采用就地补偿。如果上述情况处理得当,可以减少自然无功功率、无功功率补偿和补偿装置的安装位置,达到节能的目的。
因此,设计师在选择照明产品时,不仅要满足照度、光色、显色性等指标,还要关注产品的节能性能,选择节能高效的产品。
发光效率高的金属卤化物灯、三基色荧光灯、稀土金属荧光灯色温范围宽、光色选择性好、显色指数高、色彩失真低,尤其是金属卤化物灯对人体皮肤具有超强的显色性。因此,该类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车站候车室、码头候车室、机场航站楼及舞台照明等。,除了用于商场展厅的照明。普通荧光灯和稀土金属荧光灯可用于办公和住宅的照明。生产厂房的照明常用荧光高压汞灯、自整流高压汞灯、钠灯以及三者的组合。白炽灯具有光色好、显色指数高的优点,但也有明显的缺点,如环保性弱、节能效果差。因此,这类照明产品一般用于局部艺术照明或古董字画照明,防止高频频谱照射,其他场合尽量少用或不用。
此外,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实现节能的另一重要措施。例如,如果通过组件自动控制照明的开启和关闭,按照预定的场景投入使用灯具,当人流量发生变化或照度发生变化时,照明可以自动开启或关闭,很容易实现节能效果,如ABB的i-bu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