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传统的手工灌装方式大大降低了调味品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但目前由于市场、销售、资金的障碍,除了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大部分调味品企业还不能实现全自动包装,但这种局面会随着品牌企业的战略扩张而被迫瓦解。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传统的手工包装方式会影响生产效率,但引进全自动化设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为如果要引进一些新的全自动设备,必然会涉及到厂房和设备的一系列调整,以及操作人员的雇佣和培训等。,而且这些都会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完成,很难真正实施。一般中小企业不敢贸然采取措施引进和更换设备。相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家监管的加强,调味品生产的全自动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对于石化行业本身来说,信息化建设无疑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对于中国石化行业的信息化情况,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统管理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正红认为,石化行业是一个产业链很长的行业。从石油勘探开发到生产、运输、加工,再到销售,最后销售给用户,这个过程跨越三个领域:第一是采集领域,第二是制造领域,第三是流通领域。
整个石化行业的信息系统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产经营层,有大量的信息工作要做,比如在油田的勘探开发中,需要做大量的数据采集工作;另一个是结算系统,控制石化行业的生产。第二层是数据优化层,对整个生产运输计划及相关数据进行优化。第三层是管理层。这个层面最重要的系统是ERP(企业资源规划),与财务、物流、采购等管理活动相关。第四层主要是针对企业高层管理的应用。集团高级管理层应依靠该信息系统掌握整个企业的运营情况,监控企业的运营过程并评估相关事项。因此,石化行业的信息化具有规模大、复杂、与业务结合紧密的特点。
对于中国石化行业信息化与国外的差距,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信息市场部副主任朱日前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与发达国家石化行业相比,中国石化行业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装备制造落后,导致采炼等各个生产环节的设备国产化率较低,这些领域的软件和过程控制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外。其次,中国企业、科研院所和大学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将严重影响中国在石化领域的科技发展。第三,人才培养的问题。行业信息化需要既懂信息技术又懂行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很多高校培养的人才还属于“空白人才”,所以人才培养是石化行业转型升级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对于我国石化行业两化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赛迪顾问能源产业研究中心高级顾问赵红日前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表示,目前石化企业普遍设立了信息化部门,可见石化企业对信息化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工业企业中,“重业务轻服务”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信息部在公司战略发展、业务改革和优化等方面的作用相对较低。,一些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因此,石油石化企业有必要进一步提高信息部门的地位,调整部门高层领导的组织架构和岗位,包括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CIO岗位,全面负责企业的信息相关工作,从制度和组织上保护信息。
关于工业信息化建设,赵红还谈到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他说,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信息化建设的任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都是强烈的。只有为企业提供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他认为,目前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信息化人才职业发展路线,实现一整套选拔、培养、使用、提升人才的信息化人才管理体系。
如今,在石油化工产业发展过程中,“两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无疑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不久前,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提出了统筹重大项目布局、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科学决策、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提高石化企业管理水平等措施。在下一步的产业转型升级中,两化融合的重点是什么?石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如何推进?这些都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石化行业的转型升级并不是仅靠政策引导,或者仅靠一家企业就能实现的。推动中国石化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在政府层面,我想告诉记者,他们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将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建立企业信息化标准和评估体系。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企业在信息化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很多信息化的工作岗位和信息系统都是多余的,就像一栋楼盖好了之后,入住率却不高。这主要是由于缺乏行业信息化标准和评估体系。第二,要推进企业间的信息化,也就是产业链层面的信息化。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石化企业的产业化,通过园区管理把产业链上的各种企业整合进园区,形成产业带。上下游企业运行时,产品可以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下游企业,从而降低物流成本、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但管道物流这种方式如何计算,需要协会制定相应的标准。第三,在大规模产业整合方面,政府要统筹推进。比如石化行业的产品,如对苯二甲酸、丙二醇,是下游纺织行业的原料;汽车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也要考虑到石化行业的成品油供应。这种超越某个行业本身,大产业链层面的工作,需要政府来推动。他认为,就目前的产业发展而言,技术的整合不是问题,而是政府职能和制度的整合。如果这方面能整合,技术问题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