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要求,对中国来说更为现实和迫切。特别是工业领域的排放和能耗在中国总的排放和能耗中占有非常大的份额,因此工业节能减排是中国节能减排的重点。但是,我们应该降低单位消耗,而不是压缩工业生产,这要靠技术创新。”科技部高技术司副司长刘久贵认为,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科技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据刘久贵介绍,2007年国务院全面启动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后,科技部一方面成立了节能减排小组,制定了节能减排专项行动计划,即三个“一批”:推广一批先进成熟技术,服务重点领域节能减排需求;(1)实施示范项目并提供解决方案;攻克一批关键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持续支撑能力。另一方面,科技部在产业领域成立了总体专家组,列出了一系列需要实施的重大科技项目。“十一五”期间,科技部高新司安排节能减排科技项目19项,总投资32.1亿元,包括超超临界低压蒸汽锅炉、结合景观建筑的并网光伏电站等。
目前,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科技部还针对石化、钢铁、轻工、建材、有色金属、纺织、装备制造、汽车、造船、电力等高耗水高耗能行业,开展了节水减排技术项目和生物质规模化生产技术项目,共筛选出60多个技术项目。
“比如燃煤发电行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型燃煤电厂节能关键技术要在各个阶段进行综合应用和示范,可以从目前的356克标准煤平均水平降低10克;另外,对于超超临界机组来说,劣质煤的关键技术开发也很重要。”刘久贵介绍了一些科技项目,他说,“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我们已经部署了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然后我们将重点关注生物质高效计划,并将进行产业化示范。”
“种种迹象表明,新能源在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金融危机实际上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石立善表示,当前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但许多人也认为这实际上是一场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因此,要应对这场危机,就必须实现能源技术的革命性变革。
据报道,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将实施新能源政策。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提出的美国复苏和再投资计划的核心内容是提高能源效率,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他提议在三年内将可再生能源的数量增加一倍。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将占美国总发电量的25%。目前,中国政府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并没有减少。据马松德介绍,2008年,中国对风电、核电和水电的投资分别增长了80%、72%和19%。
在光伏方面,石立善介绍了国家发展的新举措:“为了启动国内光伏市场,我们正在组织大型光伏电站的招标,预计每千瓦时2元以下。因为金融危机对市场的压缩和规模的发展,使得膨胀的工业成本迅速降低。所以我相信,未来几年,光伏电站在中国会呈现出紧张的发展态势,至少可以建设30万千瓦的太阳能光伏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