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规划带来的装备制造业信息化需求

   2022-12-12 工业品商城100
核心提示:中兴通讯天津研究院营销总经理马鲁东表示:“中国物流仍处于低成本竞争态势。如果让这样的物流企业加大对RFID的投入,他们缺乏动力。在航空行李分拣领域,虽然出现了一些案例,但不成气候,主要是单点应用无法联网,RFID的优势无法发挥。但是我们不用担心RFID在智能交通行业会遇到类似的问题。”相比以上领域,智能交通离我

中兴通讯天津研究院营销总经理马鲁东表示:“中国物流仍处于低成本竞争态势。如果让这样的物流企业加大对RFID的投入,他们缺乏动力。在航空行李分拣领域,虽然出现了一些案例,但不成气候,主要是单点应用无法联网,RFID的优势无法发挥。但是我们不用担心RFID在智能交通行业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相比以上领域,智能交通离我们更近,也更实用。智能交通系统(ITS)是数据采集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交通网络领域的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交通管理系统、交通信息系统、车辆控制系统、公共交通系统、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和自动公路系统。

智能交通市场有多大?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将在50个左右大城市推进交通信息平台建设,提供交通信息查询、交通诱导等服务;200多个城市开发了城市智能控制信号系统,形成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在100个以上大城市,推进公共交通区域调度和相应系统建设,加大电子客票建设和应用力度。

同时,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全球定位与车辆导航系统、城市公交车辆和出租车的车辆指挥调度系统、城市综合应急系统等也将有较大发展。

这个振兴规划是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也就是在整个国民经济受到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冲击的前提下出台的。与2006年的振兴规划相比,有四个特点:

第一,这个振兴规划的发展目标非常集中在三个方面:1。装备工业的振兴要靠重点项目。2.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和体系建设。3.重点是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和结构调整。这是一个方面的特点。二是重点更加突出。本次振兴规划主要强调项目的大型装备和重点项目的国产化。同时还有设备的自动化。此外,基础零部件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改进会更加突出。第三,这次振兴的任务更加明确。2006年,大约有16个关键领域。这次提出六个领域作为重大项目国产化,即重点推进国产化。还有钢铁、汽车、纺织三个行业,重点是提高自主化水平。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基础件如大型铸件、零部件等,以提高其产品和技术水平。我认为振兴的任务更加明确。第四,振兴措施更有针对性。

一个是当前金融危机对我们整个制造业的影响,也会带来一些机会。如何抓住机遇,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这方面更有针对性。第二个方面是结合我们目前4万亿的国内投资计划,通过依托重点项目,提升重大技术装备的技术水平和整体发展水平。所以我认为,这次振兴规划与2006年相比,等于突出了四个“更加”,即“目标更加聚焦、重点更加突出、任务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针对性”。

通读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直接提到的地方并不多,但仔细想想,要实现这次振兴规划中强调的四个“更多”,没有一个是离不开信息化的,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一个更专注的目标为例。装备工业的振兴有赖于重点项目的经验,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三峡工程对哈电水轮发电机组制造技术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如果产品要满足重大项目的要求,就必须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甚至企业之间的合并、重组和结构调整也需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

然而,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企业无法实现并购、产品创新和内部控制的目标。过去,装备制造业多是一个地方的区域经济模式。加大并购重组力度后,需要开始国际和区域业务发展。因此,对跨区域整合、异地设计、异地协同产销等管理软件的需求会很大。

总之,这一轮的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不应该重复,而应该真正接受和深入应用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营销模式创新等理念。装备信息化的后发力量会很大。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重大基础机械,即制造装备的装备,包括数控机床、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和电子制造装备等。;二是重要的机械和电子基础零部件,包括先进的液压、气动、微电子和动力装置、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等。三是军民生产所需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

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制造技术不断融合的过程。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的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即产品智能化、设计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过程信息化。简单来说,前三个层面可以归为产品层面的底层技术信息化,第四个层面是企业管理层面的信息化。

因此,有专家指出,为了更有效地推进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在管理层面推广ERP管理软件;另一方面,要在产品技术上下功夫,在产品开发创新中广泛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整合产品设计技术、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

推进装备制造业底层信息化有两个重点:一是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也就是说在产品开发前期加强新技术、新结构的基础信息化研究,这也是工程技术信息化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二是推进制造、集成、优化的信息技术,如重大成套设备的系统设计和成套系统的自动化技术能力,这也是当前装备制造业的软肋。因此,在振兴规划的推进策略中,首先要重点推进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底层信息化。

在企业管理层面推进信息化,重点推进ERP和供应链管理。对外,装备制造业要按照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把企业内部物流和企业上下游、社会物流连接起来。对内,我们需要利用ERP技术实现精益生产和准时生产。从大量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目前ERP在企业中的应用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从整个装备制造业来看,只有少部分企业在使用,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要振兴装备制造业,首先要规划好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企业只有重视ERP信息化,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蓝图应围绕产品设计、生产、装配和供应链管理的要求进行规划。因此,在展望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时,我们认为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带来新的热点。

PDM/PLM系统的有效应用可以使装备制造企业在产品创新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创新资源和效率。比如,我们都知道,很多新产品开发实际上并不需要重新设计所有部件。大部分只需要改进关键部件的设计,加上原有的标准件,就可以成为新产品。因此,使用越优化的零件和标准件,对产品创新和资源节约至关重要。因此,要振兴装备制造业,就要从装备制造业的最大特点入手,即高效解决个性化产品开发设计问题,而PDM/PLM系统就是解决产品设计重用这个大问题的利器。

产品能否按时交付,制造过程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是最佳选择之一。比如实现数控加工、柔性制造单元、物流搬运和仓储自动化、检验自动化等。因此,为了振兴装备制造业,CAD、CAM、CAE和CAPP将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柔性生产线、现代物流系统、立体仓库等制造过程自动化系统,也可以大大提高装备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和快速反应能力。

装备制造业是典型的离散制造业。由于产品结构复杂,制造流程长,产品和材料的品种规格多,各种资源的管理困难而复杂。因此,要振兴装备制造业,必须对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集成管理。ERP的应用不仅是企业与客户需求和生产信息之间的纽带,也为企业的管理部门提供了相关的决策数据。因此,成为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的重要环节之一。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