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压电器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预测

   2022-12-09 工业品商城166
核心提示:低压电器的用户主要是电力行业,此外还有石化、煤炭、冶金、建筑和民用等。低压电器生产企业的产品大多由低压成套设备生产企业采购,然后组装成配电屏、配电箱、保护屏、控制屏等低压成套设备,再销售给用户。其特征在于:(1)数量大,范围广。可以说,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低压电器。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低压电器。(2

低压电器的用户主要是电力行业,此外还有石化、煤炭、冶金、建筑和民用等。低压电器生产企业的产品大多由低压成套设备生产企业采购,然后组装成配电屏、配电箱、保护屏、控制屏等低压成套设备,再销售给用户。其特征在于:
(1)数量大,范围广。可以说,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低压电器。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低压电器。
(2)品种规格多(电压、电流、保护、极数),环境条件复杂(海拔、温度、湿度、污染等。).
(3)用户越来越重视质量(外观、可靠性、寿命、体积等。)的低压电器。节能、不污染环境、质优价廉的产品很受欢迎。
各行各业对低压电器产品的需求结构各不相同,但大体有以下规律:

(1)框架断路器与塑壳断路器的比例约为1∶9。
(2)大电流等级的产品消耗量小(比如1600A以上的断路器消耗量小,3000A以上的断路器消耗量小),而100A以下的产品消耗量很大,小型塑壳断路器的消耗量更大。
(3)大量使用电动机保护用的低压电器产品,如启动器、熔断器、接触器、热断路器、按钮、信号灯等。
(4)自动控制行业和电气传动行业用的接触器、熔断器、限位开关、行程开关、按钮、信号灯都很大。
(5)真空断路器多用于矿业和煤化工。

我国低压电器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分布总体合理。企业的经济规模存在几个问题:
(1)企业组织规模小而分散。缺乏竞争实力和优势。目前我国低压电器企业进入国家大型企业的很少,而中小企业占90%以上(年销售收入、总资产5亿元以上的为大型企业;在5000万元及以上为中型企业,其余为小型企业)。
(2)区域结构的趋同未能反映比较优势和协作利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20年间,低压电器厂从600家增加到现在的1000家。由于盲目设项目、摆摊设点,区域产业趋同现象严重,经济效益低下,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产品积压,能源物资浪费,经济效益低下。
(3)技术结构不合理,主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低。据统计,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中,技术经济性能只比先进的高1/3。只有18%左右的企业主导产品达到了90年代的国际技术水平。
低压电器产品在中国的销售市场主要在国内,配套发电设备和自动控制设备。据统计,每新增1万千瓦发电设备,需要约4万件低压电器与之配套,其中框架式空气开关约230件,塑壳断路器约2200件。此外,低压电器和电机总装机容量的比例约为0.5件/W..也就是说,一套30万千瓦发电设备需要各种低压电器元件120万件,其中框架式低压断路器6900台,塑壳断路器6.6万台。

低压电器产品进口品种和数量不多,受政府相关政策限制。通常只有国内不能生产的重点项目所需的低压电器元件才可以考虑进口。在另一种情况下,外国投资者在考虑进口之前必须选择大型外国公司的产品。
低压电器产品出口的数量和金额都不大,有以下几种情况:
(1)境外来料加工和产品出口。
(2)引进国外技术或设备,产品返销给对方——补偿贸易。

近年来,国家经贸委和国家机械工业局制定了支持和鼓励机电产品出口的措施。1999年,外经贸部就此提出了九条意见,当年低压电器产品出口量有了大幅增长。

目前国内低压电器的价格比较混乱;
(1)国企产品价格一般实行行业自律价,行业协会成员按自律价销售产品,不允许漫天要价或低价倾销。
(2)非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往往会对照行业协会的“自律价”,根据自己公司的需要制定一个产品销售价格。出厂价、优惠价、零售价、批量出厂价五花八门,损害了客户的利益,不利于企业间的公平竞争和经济效益。
(3)一些外国电气公司在中国经营的一些独资公司或合资公司的产品价格高于国内产品。近两年国外一些大公司为了占领国内低压电器市场,一直在降价,但降价幅度不算太大。

国内产品价格竞争激烈,买方市场形成,供大于求,必然引发价格战。最近产品市场价格略有下降,利润也在下降。

国内低压电器的市场容量与电力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据测算,2001-2005年全国发电量增长约4%,2006-2010年增长约4.5%。10年内,平均电力弹性系数约为0.6。因此,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每年需要新增发电660-770亿千瓦时,从2006年到2010年,每年新增发电660-770亿千瓦时。根据经验匹配比例,每年需要低压框架式断路器约48万台,塑壳断路器约462万台,其他低压电器需求也相当可观。

中国的低压电器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国家的数量比较多。由于国家对机电产品出口的重视、支持和鼓励,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好转有利于低压电器产品的出口。
(1)市场很大,国内低压电器厂商太多。一些外国公司已经进入国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中国低压电器制造业面临着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由于电力、石化、建筑等行业的大发展,为低压电器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然而,企业数量增加过多,一些外国电器公司在中国的巨大市场面前争先恐后,进一步加剧了激烈的竞争。
(2)竞争是不对等的,高质量在市场上不一定占优。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供销环节存在各种不正当竞争现象。按照市场规律,质优价优的产品,或者同等价位质量好的产品,应该卖得更好,但现实中未必如此。

在国内低压电器市场,中国企业的产品仍占60% ~ 70%,换句话说,国有企业仍是主力军。经过50年的发展,这些企业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自行设计和制造的产品基本能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但也应看到,我国低压电器企业制造技术落后,专用工艺装备少,产品生产重复性差,可靠性水平低。企业负担重,加上拖欠货款的影响,是国企的通病。技术改造投入太少,产品水平低,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经济批量。

国企的市场竞争主体有两个,一个是合资企业,一个是民营企业。

合资企业通常是外商投资技术和设备,而中方投资工厂和劳动力。我们的产品起点高,系列化,工装模具好,没有国企那么重的负担。可以说我们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都是比较强的。由于合资企业成立时间短,规模相对较小,产品价格较高,在竞争中不占优势。

从1985年开始,民营企业的增长速度一直很快,现在放缓了。但是增长速度还是比其他所有制快。起初,从事低压电器的民营企业规模小,产品品种和规格少。近年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这些企业有的已经达到了国内大中型企业的规模。他们的产品成本低于国有企业,产品价格优越,经营理念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销售体系强大有效,经济效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