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天然气产量迅速增加。到2008年,天然气产量达到760亿立方米,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里程达到3万公里,初步形成的天然气管网输气能力达到600亿立方米。同时,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达到3%左右。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川气东输等重大工程将大大加快中国天然气管网的建设。
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其计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我国天然气计量工作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天然气计量仪表的设计、选型、使用、安装、维护、管理和气质分析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成果。杨果介绍,随着环境和要求的新变化,我国天然气计量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进展。首先,我国天然气计量标准正在逐步完善。2000年以前,我国主要的计量仪表是孔板、涡街和容积式流量计,唯一的天然气计量标准是孔板节流装置行业标准。到2008年,我国已经形成了计量天然气的标准体系,包括计量系统和六种流量计的要求。其次,我国建立了天然气流量实流计量检定(校准)装置,建立了国家油气大流量计量站、成都分站、南京分站三个大流量计量站,检测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再次,天然气仪表选型多样化,标准孔板占29%,涡轮流量计占38%,超声波流量计占33%。
在谈到我国天然气计量的发展趋势时,杨果认为将集中在四个方面:增加计量器具数量、广泛使用新型流量计、实施能源计量结算、完善天然气计量校准体系。
据统计,2008年我国用于天然气计量的仪器有900多台,预计2010年将达到1700多台,2015年将达到2300多台。在过去,流量计的选择相对简单。近年来,随着流量计的研究和发展,不同的流量计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因此流量计的选择正从单一仪表向多元化发展。一些新型流量计,如高中压和大流量干线超声波流量计将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天然气贸易计量方法主要是以法定质量指标下的体积计量为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国外天然气交易量的增加,要求我国天然气贸易计量方式尽快与国际接轨,实行能源计量结算。据其介绍,我国天然气能量计量标准已经制定,国家可能很快会实施基于能量计量的贸易结算方式。此外,完善天然气计量校准体系,扩大流量校准口径,改建成都分站,扩大校准能力,也将成为我国天然气计量的一大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