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开放性、可靠性、灵活性等诸多优势,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经过多年以来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满足多点可靠控制的需求。作为我国最早引进DCS的企业,重庆川仪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后以“重庆川仪简称)致力于控制系统的制造、研发和应用,已经有多年的经验,从2000年率先推出DCS系统以来,经过十八年的发展,重庆川仪已经成为国内DCS领域的领军企业。第29届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览会期间,重庆川仪重磅发布2018新品——分布式控制系统PAS300,在其第四代DCS PAS200的基础上实现优化,能够更加贴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PAS300分布式控制系统是由重庆川仪自主研发,将重庆川仪经过长期验证的成熟技术引入到新兴应用市场,确保控制系统的品质和可靠性,它能够按照用户的过程自动化需求进行优化,适用于大、中、小各种规模的应用。
PAS300采用冗余控制器DPU6410作为主控制器单元,支持冗余及非冗余自由配置,并且能够提供丰富的自诊断功能,有效减少故障排查时间,有力提升可靠性。冗余切换算法嵌入底层控制器,实现主从站或网线的无忧快速切换。
冗余控制器DPU6410向下通过冗余I/O总线(Cnet)与I/O子站实现互联,I/O子站采用垂直安装型底座和各种现场总线接口,PAS300支持总线和I/O模件冗余。通过与其形成一体的接线组件及标准安装导轨直接安装在机柜内,无需传统机箱;模件垂直安装,是机柜内热量均匀,延长产品使用周期;同时垂直安装增加了现场接线进出口,提高接线效率。
冗余控制器DPU6410向上则通过以太网TCP/IP通讯(Snet)与操作员站/工程师站之间相连,实现更高层级的管理。
PAS300系统高性能的监控策略是基于Windows/Linux操作系统设计。系统组件集成为一体,当用户创建的控制策略下装时,相应的数据同步自动下装到过程控制器和工程师站数据库中,在工程师站数据库中自动建立每个组态生成的模块所对应的点。
在操作员站中,PAS300能够为用户提供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大HMI操作界面,以及监控功能。 HMI通过基于面向对象的图形设计,为用户提供内容丰富的操作选择;基于现代工业标准的组件,能够简化培训,提升易用性。系统配有专用的报警或事件管理功能,能够及时同时操作人员发现各类故障、停机以及控制器消息等信息。此外,配有智能化接口和选件,让管理层互联畅通无阻。
为减轻数据压力,配置不同类别的服务器,向客户机提供统一的数据采集、报警记录、历史记录等信息,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服务器支持单机和冗余配置,当工作服务器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提升可靠性。而且,PAS300配置服务器更支持多级冗余配置,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会自动切换优先级最高的从服务器工作,保证其他操作站正常工作,进一步提升可靠性。
除了高性能硬件设备,PAS300的软件配置同样强大,支持跨平台使用,覆盖HMI组态、硬件配置与检测、控制逻辑编程三大功能,包含系统控制程序组态工具、用户画面组态工具、系统诊断工具以及仿真控制器。
此外,为了适应不同规模应用,PAS300采用“域”管理技术,每个域都包含有独立的控制站核心,域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这样一来,就能有效控制系统规模,便于管理,将故障阻隔在有限域内,提升安全性。而且,不同域直接还能够通过安全权限进行访问,真正实现数据互联共享。
结语:无论是更加可靠、智能硬件配备,还是差异化优势越发明显的软件配置,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PAS300控制系统都凭借其强大性能位居国内DCS前列,作为专注于控制系统的重庆川仪,凭借其仪器仪表以及其他控制器等产品,能够有效丰富和完善其产品线,面向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下一个新品发布重庆川仪会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关于重庆川仪
重庆川仪从80年代初期开始致力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引进和应用,并于1999年成立了重庆川仪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是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重庆川仪控制系统公司专业从事控制系统研发、生产制造、集成、销售、工程服务。
重庆川仪拥有超过30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制造、应用、集成经验。在众多行业都有丰富的业绩和工程经验,能全方位为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轻工、核能、航空、航天、公共事业、城市管网等行业的广大用户提供适宜的控制系统、工程服务和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拥有成套大中型自动控制系统的能力,包括660MW电站、4350立方米高炉、500万吨炼油、30万吨乙烯等规模项目。
本文地址:http://www.yakugen.com.cn/news/show-91.html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5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3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6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5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3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7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5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