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向低调到连上市都不愿意的华为竟然在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里,持续霸屏了长达两个礼拜?现在的华为已经从一个国产技术大拿迅速成长为极具象征意义的符号。
事件本身缘何,工控小编不多加妄测,一切以政府和华为官方的信息为准。但是针对网友们的猜测,倒是有一堆的话想说。
华为早在2009年就投入6亿美元研发5G技术,至2017年的研发费用更是高达900亿。经过近10年的发展,华为已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5G标准的话语权。而目前,全球运营商使用的网络设备有三分之一来自华为。未来,一旦5G技术落地成功,华为将在国际上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毋庸置疑的是,华为作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继续在国际社会做发挥更大的作用。
5G市场有多大?
12月6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5G实验频谱分配方案,三大运营商分别获得相应的5G频谱分配,这意味着一直笼罩着神秘面纱的5G在应用方面终于开始一点点显露真容。其实更具有标志意义的是,这大约也意味着中国的5G时代正式来临。

备受时代“精英”们青睐的5G这块蛋糕到底有多大?据赛迪顾问预计,2020年中国5G手机渗透率达到2%,2022年5G渗透率达到30%,2024年渗透率达到75%。预计至2023年,这一市场规模可达2291.7亿元。

而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到2030年,5G有望带动我国直接经济产出6.3万亿元、经济增加值2.9万亿元。
综上所述,未来的5G市场十分巨大。
得5G者得“天下”?
事实上,除了可以极大地促进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5G技术更成为支撑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使能技术。
5G技术可以利用三大场景(eMBB、mMTC和URLLC)将分布广泛、零散的人、机器和设备全部连接起来,构建统一的互联网络。由于实时性和可靠性高,5G技术不但能应用于工业场景中,还能支撑起个人移动化互联网应用,该技术的发展可帮助制造企业摆脱以往无线网络技术较为混乱的应用状态,这对于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实施以及智能制造的深化转型有着积极的意义。

正如在对5G的基础知识普及中人们所被反复灌输的,5G时代将是一个万物互联以及场景连接的时代。因此,很多目前还面临瓶颈的应用场景,在5G时代将会出现实质性突破。
比如在无人驾驶领域,信息的传输速度和延迟将进一步得到优化,真正实现机器与机器的无缝互联;在智能电网领域,在5G环境下,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能源消耗、削峰填谷、能源传输、使用效率、安全性乃至与客户的双向沟通都将更具效率。而智能照明则会根据路上车辆和行人状况,自动调节灯光,如此显然会大幅度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此外,智能安防、灾害预警、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远程医疗救助等都可依托万物互联以及高速的信息传输,获得更优的反应处置能力。
5G所支撑的工业应用还包括我们所熟知的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控制、物流追踪和工业AR等,以及可提高机器协作能力的云化机器人等。得5G者得“天下”,这么说可一点也不夸张。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未来已来,大可乐观看待!
本文地址:http://www.yakugen.com.cn/news/show-87.html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4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5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4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6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