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智能家居暗藏风险80%抽检摄像头存安全隐患

2020-07-01 10:137300工业品商城
     手指轻点,“嘀”的一声,智能门锁已经打开;智能空调让房间温度适宜;扫地机器人把家里打扫得整洁如新;智能电饭锅和智能烤箱里,一顿大餐热气腾腾准备出锅;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只等“发号施令”,就会奉上精彩节目……曾经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成为越来越多人触手可及的日常。
      随着5G通信技术和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万物互联即将成为现实。市场机构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500亿台物联网设备;全球智能家居的整体规模将由目前的100亿美元增长至500亿美元,中国或将在2020年以前成为亚洲最大的智能家居市场。
     6月,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针对智能摄像头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危害,从市面上采集了38个品牌共40批次的样品进行监测。结果显示,80%的批次存在安全隐患。有的样品后端信息系统存在越权漏洞,同一平台内可以查看任意用户摄像头的视频;有的样品允许任意查看或下载存储在后端信息系统的用户注册信息和监控视频。
             
 
       9月,在2017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期间,解码安全团队展示了如何针对特定智能家居设备实行远程控制:智能灯在房间里随意开关,智能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不再受主人控制,智能门锁密码也能被远程获取。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路由器等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利用,针对物联网智能设备的网络攻击事件比例呈上升趋势。
    某电商平台上,一款月销量近万台的智能摄像头把这句话作为宣传语。在手机上随时随地关注家中老人、孩子、宠物的动态,或者实现远程看家、看店、看车,是很多人购买智能摄像头的初衷。
      8月初,重庆的黄女士为观察自己的宠物狗,在客厅里安了一个智能摄像头,通过手机就能方便看到客厅的实时画面。有一天,黄女士突然发现自家的摄像头在动,立即打开电脑后台查看,发现除了自己的账号,还有一个陌生用户在监看这个摄像头的信息。
     根据此前媒体爆料,只用支付188元,就能获得可以播放家庭摄像头摄制内容的软件,输入相应IP地址、登录名和密码,就能成功登入摄像头,远程查看实时监控画面,甚至可以对画面进行放大缩小。在一些QQ群内,被破解的IP地址甚至会被群主作为招揽人气的礼品,免费向群员发放
     7月,北京警方破获全国首例网上传播家庭摄像头破解软件案,打掉一条犯罪链条,抓获涉案人员24名。涉案人员党某和赵某非法购买摄像头破解软件,破解网络摄像头IP,观看保存或贩卖摄像头拍摄的内容。
    对于被入侵的摄像头信息,黑客也不是照单全收。7月,浙江丽水警方查获被破解入侵家庭摄像头IP地址近万个,涉及云南、江西、浙江等地。根据嫌疑人王某供述,如果摄像头的监控画面对着客厅,就不要;如果对着卧室、卫生间等私密场所,价格是10元一条;如果是“有料”的所谓“精品”,则能卖到20元一条,还能在云盘多次贩卖。
    “从法律角度看,智能家居设备被破解,导致用户的信息被分享售卖,主要是侵害了用户的隐私权。《民法总则》《刑法修正案(九)》《侵权责任法》《网络安全法》等,都对公民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分析。
      除了充当窥探隐私的“间谍”,遭到恶意控制的智能家居还可能变成家里的“小偷”甚至“强盗”。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韩伟力介绍,智能家居存在的安全问题是全方位的:除了个人信息泄露,还可能因为智能家居设备丧失功能或者功能紊乱,造成家庭财产损失;更有不法分子利用被恶意控制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人身攻击和网络攻击。
      比如说,被恶意控制的智能玩具,可能诱导小朋友做出打开大门、爬出阳台等危险动作;被破解的智能门锁、智能保险箱反而成了小偷“内应”,盗窃家庭财产如探囊取物;智能烤箱的温度能被随意提高,最终引发火灾;智能家居还可能被控制形成大规模“僵尸网络”,攻击网络服务器,造成互联网服务大面积瘫痪。
     11月22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联合宣布,启动智能家居团体标准研制工作。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家居产品不能重功能、轻安全,应尽快出台智能家居产品的安全规范,探索建立企业隐私保护的信用机制。
    “解决物联网智能家居应用的安全问题,首先要对系统安全技术加大投入,用技术对抗技术。”韩伟力说,“分析智能家居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厘清其本质,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严肃的科学问题,需要研究人员结合技术本身和应用实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广泛深入的工作。而这方面,通常被智能家居和物联网领域的产业人士所轻视。”
     小米物联网平台研发总监张彦路坦言,智能家居设备品类多,使用场景复杂,具有一定技术门槛。产品的安全性设计要做到全面,企业不仅需要足够的技术实力,还需要经验积累和成本付出。目前,“有品”平台上的产品采取内置唯一密钥、为智能锁等敏感设备定制独立安全芯片硬件等做法保障安全,这些技术同时也向社会开放。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中心建议,智能设备生产厂商应做好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工作,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发现设备存在漏洞或被植入恶意程序时,能够提供在线升级功能,或及时通知用户手动修复。
打赏 0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4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5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4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6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