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我国机器人技术应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2020-05-21 10:128120工业品商城
    工业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是最先产业化的机器人技术。它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它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制造业规模化生产,解决单调、重复的体力劳动和提高
    生产质量而代替人工作业。在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真正使用到现在已经接近20多年了,已经基本实现了试验、引进到自主开发的转变,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勘探业等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门户的逐渐开放,国内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将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与冲击,因此,掌握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实际情况,把握我国工业机器人研究的相关进展,显得十分重要。
    发达国家的使用经验表明:使用工业机器人可以降低废品率和产品成本,提高了机床的利用率,降低了工人误操作带来的残次零件风险等,其带来的一系列效益也是十分明显的,例如减少人工用量、减少机床损耗、加快技术创新速度、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机器人具有执行各种任务特别是高危任务的能力,平均故障间隔期达60000小时以上,比传统的自动化工艺更加先进。采用工业机器人还有如下优点:第一,改善劳动条件,逐步提高生产效率;第二,更强与可控的生产能力,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第三,提高零件的处理能力与产品质量;第四,消除枯燥无味的工作,节约劳动力;第五,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劳动风险;第六,提高机床;第七,减少工艺过程中的工作量及降低停产时间和库存;第八,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面临全球性竞争的形势下,制造商们正在利用工业机器人技术来帮助生产价格合理的优质产品。一个公司想要获得一个或多个竞争优势,实现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将是推动业务发展的有效手段。
工业机器人发展长期以来受限于成本较高与国内劳动力价格低廉的状况,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近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更是保持在9%左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劳动力供应格局已经逐步从“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由供远大于求转向供求平衡。作为制造业主力的农民工也从早期的仅解决温饱问题到现在对薪资和工作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情况使得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所采用的增加工人数量、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方法变得成本高昂,同时也受到法律的限制和政策的阻碍。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都认识到必须采取从改善机器设备入手,提高技术和资金的密集度来减少用工量以应对这种改变。总之,劳动力过剩程度降低、单个工人成本上升、对产品质量更高的要求、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重视等变化改善了机器人的使用环境,工业机器人及技术在中国已逐步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重视。随着机器人知识的广泛普及,人们对于各种机器人的了解与认识逐步深化,利用机器人技术提升我国工业发展水平、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国家863机器人技术主题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机器人技术在产业中的推广和应用,长期以来推进机器人技术以提升传统产业,利用机器人技术发展高新产业。目前,政府正在使用各种办法加大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市场中占据的份额,并提供优惠措施鼓励更多企业使用机器人及技术以提升技术水平。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产中采用了工业机器人,各种机器人生产厂家的销售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根据我国海关统计,最近4年来许多企业在华的销售量甚至是前面十几年销售量的几倍,年平均增长率超过40%。200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海关进出口数量不过是3774台,国内生产数量约700台左右。2004年市场规模已经增长到万台左右,数量和金额相对于2001年都增长了两倍。2004年国产工业机器人数量突破了1400台,产值突破8亿元人民币。进口机器人数量超过9000台,其中多功能机器人约1700台,简易机器人7500台,进口额约25亿美元。德国CLOOS公司在华焊接机器人销售量2000年以前为47台,2000年以后已经突破121台,销售量翻了近3倍。可以预见,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不久后将会作为一种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产业而存在。
1.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制造业发展促进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汽车制造业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也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广泛的行业。在我国,工业机器人的最初应用是在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主要用于汽车及工程机械的喷涂及焊接。2000年开始,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及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影响,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面对这种局面,国际汽车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并与我国企业合资设厂或扩大原有生产规模,国内企业也纷纷转型或加大对汽车行业的投资,整个行业增产扩能增加了对工业机器人需求。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几年国内厂家所生产的工业机器人有超过一半是提供给汽车行业的,海关进出口增长数据与汽车行业增长数据具有较高的相关度。可知,汽车工业的发展是近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增长的原动力之一。
2.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市场。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工业机器人的拥有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这种分布态势和增长趋势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已经从珠江三角洲地区扩展到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3.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客户。工业机器人属于技术含量高,价格相对昂贵的制造装备,采用工业机器人较多的企业,一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企业在市场上具有更高的影响力。现阶段,工业机器人使用量最多的仍是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 。国有企业也在加大对工业机器人的采购用于技术改造,如汽车行业中的一汽、二汽、上汽等,它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已经具有了相当强的竞争力,它们对工业机器人有着较大的需求,同时采购上它们能够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因此制造业中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使用量一直很大,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保持这种增长势头。另外,我国的民营企业正逐渐认识到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对工业机器人的采用量也在逐步增加,虽然装备的数量上与以上企业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是增长的速度惊人,将很快成为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重要客户。
4.国内进口工业机器人的国家和地区分布。2001~2004年我国进口的工业机器人主要来自日本与台湾,2004年日本对华出口金额占我国进口工业机器人金额的一半。
      中国工业机器人经过“七五”攻关计划、“九五”攻关计划和863计划的支持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工业机器人市场也已经成熟,应用上已经遍及各行各业,但进口机器人占了绝大多数。我国在某些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但还缺乏整体核心技术的突破,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则很少。目前我国机器人技术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特别是在制造工艺与装备方面,不能生产高精密、高速与高效的关键部件。我国目前取得较大进展的机器人技术有:数控机床关键技术与装备、隧道掘进机器人相关技术、工程机械智能化机器人相关技术、装配自动化机器人相关技术。现已开发出金属焊接、喷涂、浇铸装配、搬运、包装、激光加工、检验、真空、自动导引车等的工业机器人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家电等行业。
      我国机器人技术主题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根据2l世纪初我国国民经济对先进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需求,瞄准国际前沿高技术发展方向创新性地研究和开发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基础技术、产品技术和系统技术。未来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重点有:第一,危险、恶劣环境作业机器人:主要有防暴、高压带电清扫、星球检测、油汽管道等机器人;第二,医用机器人:主要有脑外科手术辅助机器人,遥控操作辅助正骨等;第三,仿生机器人:主要有移动机器人,网络遥控操作机器人等。其发展趋势是智能化、低成本、高可靠性和易于集成。
打赏 0
工业软件:赋能智造,驱动转型——“十四五”蓝图解读
在蓬勃发展的科技浪潮中,工业软件正以其独特的价值,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十四五”规划和相应的软件发展蓝图,为工业软件擘画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本文将深入解读,探讨工业软件在未来发展中的关键角色和战略部署。1. 战略定位:产业基础,实体经济的强大支撑在宏伟蓝图中,工业软件被赋予了重要的战

0评论2025-08-0838

工业软件:新时代的智造引擎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随着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进,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创新之路。在其中,工业软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了推动制造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依托于互联网、信息化的先发优势,结合蓬勃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我们的发展将更侧重于在制造业特定场景中的研发与应用。通过不断积累、迭代和更新

0评论2025-08-0810

深圳:打造全球物流新枢纽,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物流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动脉,其效能直接关系到城市乃至整个区域的竞争力。深圳,凭借其卓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正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蓝图绘就:建设全球物流中心在近日召开的深圳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市交通运

0评论2025-08-0827

物联网浪潮:中国移动物联网的蓬勃发展与未来展望
在数字化时代的大潮中,物联网(IoT)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移动物联网(Mobile IoT)发展迅速,其连接规模、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移动物联网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连接规模的跃升:领跑全球的物联网巨头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

0评论2025-08-083

迈向可持续未来:工业领域的绿色转型之路
在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为了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我们的地球。工业领域,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绿色转型。拥抱绿色:转型之路的坚定步伐一直以来,工业都扮演着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然而,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往往伴随着高

0评论2025-08-083

中国制造新篇章:创新驱动下的产业活力
近年的发展轨迹,如同一个快速运转的齿轮组,推动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其中,工业和信息技术领域,犹如驱动这个齿轮组的核心引擎,展现出蓬勃的活力和显著的成就。通过持续的创新和战略部署,我们观察到工业体系展现出强大的韧性,而信息通信技术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业引擎的稳健与活力工业,

0评论2025-08-082

智造革新 工业显示与智慧工厂的战略融合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显示面板市场正迎来全新发展机遇。根据权威研究机构Omdia最新发布的《工业用途和公用显示面板与OEM资讯服务》报告,工业显示面板已成为显示屏应用领域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尤其是在中国面板厂商的强力推动下,工业用途和公用显示面板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工业显示面

0评论2025-08-0726

解锁未来工厂:迈向高效、智能的制造新纪元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制造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随着“十四五”规划深入推进,一个以新基建为核心,着力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宏伟蓝图正在展开。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人们对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AI)、工业大数据、工业软件等领域的技术或产品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预示着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将是高效节能

0评论2025-08-0749

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与未来趋势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在我们所处的每一个环境中,空间、时间与物质这三大要素共同构成了其基本框架。物质则是该环境中各种具体的物理“元素”,无论是机器设备、材料、工具,还是人力资源,都是这一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仿真技术正是在数字空间中,通过对这些现实世界中元素的精准复制,建立起与物理环境完全对等的虚拟模型,从而展现出环境

0评论2025-08-0722

绿色低碳引领智能计算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对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持续升温,科技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的革命。前沿技术不断突破,以创新驱动环境友好型解决方案,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构建更加绿色高效的未来生态。本文将聚焦当前科技发展的热点,探讨如何通过先进计算、人工智能、新兴数字基础设施和创新应用,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首先,绿色低

0评论2025-08-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