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工业气体融资“新动向”与专利“硬实力”:解锁国产替代广阔前景

2025-09-24 11:4130工业品商城

 工业气体作为典型的“高精尖”产业,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对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直接而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风险资本,也正逐渐将目光投向实体投资领域,为工业气体产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风险资本的“精准滴灌”:看重协同价值与长期回报

工业气体产业的融资事件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

• 地域分布集中: 北京、上海、江苏三地成为融资热点区域,合计贡献了15起融资事件(北京6起,上海5起,江苏4起)。这种集中体现了三个区域强大的科研能力和完善的产业生态:北京拥有首屈一指的科研资源;上海和江苏则兼具科研实力与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

• 轮次分布特色: 在融资轮次上,战略投资(5起)、A轮(4起)和Pre-A轮(3起)位居前列。与其他行业普遍以早期投资为主流不同,工业气体领域的融资以战略投资为主导。这充分表明,相关机构的投资决策更加看重协同价值和企业长期的发展潜力,而非短期内的爆发式增长,彰显了对该行业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专利分析:实用新型领跑,技术实力稳步提升

 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工业气体市场的发展起步较晚。然而,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外资的引入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国内工业气体产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 专利申请数量稳步增长: 截至目前,与工业气体相关的专利申请已超过1400余项。

• 时间分布: 近五年专利申请数量呈上升趋势。2021年专利申请量位居前列,达到240余项,2022年为210余项。截至2023年11月,当年专利申请已达90余项,显示出技术创新的持续活跃。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专利以940余项的绝对优势位列第一,这表明企业更侧重于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和产品结构的优化。

• 发明专利以450余项位居第二,代表了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 外观设计专利数量较少,仅约10余项。

 这种专利申请结构反映出国内工业气体企业在技术应用和产品创新方面正不断发力,为国内市场的开发和商业化产品的快速普及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前景展望:国产替代浪潮下的巨大市场空间

中国工业气体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前景广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庞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 工业气体在减轻空气污染、平衡气体比例、满足特定生产要求、助力精密加工、实现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各行各业对工业气体提出了更高、更精细的需求,从而持续推动了工业气体行业的发展。

• 节能环保与技术升级释放潜在需求:

• 在全球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冶金、化工等高能耗传统行业面临严峻的环保压力,对其生产工艺的革新和升级日益迫切。

• 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改进和技术升级,将大规模释放对工业气体,特别是空分气体的潜在需求。

• 下游多样化产业拓展行业空间:

• 工业气体行业新增需求的主要来源已逐渐转向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半导体、环保、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

•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强力推动下,这些新兴产业获得了爆发式增长,极大地拓展了工业气体行业的发展空间。

• 同时,下游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有效平滑了工业气体行业受传统产业景气周期影响的需求波动,增强了行业的韧性。

结论:

 正如天眼查研究院所强调的,工业气体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其战略地位不容小觑。在当前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加强工业气体基础材料的研发,构建强大的制造业体系,筑牢国家经济发展的根基,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下游需求的持续拓展,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在国产替代浪潮的驱动下,正迎来波澜壮阔的发展新篇章。


打赏 0
工业气体需求结构革新:从传统巨头到新兴“明星”的全面进化
工业气体作为现代产业的“血液”,其需求结构的优化与变迁,深刻映照出国民经济发展重心和技术革新方向的演变。从传统的金属冶炼、化工能源领域,到当前炙手可热的锂电、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工业气体的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为不同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电子特气:驱动高端制造的“尖刀利器”,国产化进程提速在日新

0评论2025-09-2414

工业的“血液”:千亿级市场浪潮中的中国工业气体产业
工业气体,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在现代工业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角落,为各类生产活动提供关键支持。根据应用领域和纯度要求,工业气体主要被划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两大类。工业气体的“家族光谱”:从“血液”到“特种兵”1. 大宗气体:工业的基石大宗气体指的是纯度要求在5N(99.

0评论2025-09-244

金融活水涌动,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多地联动,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迎来一轮金融政策的强劲“红利期”。从国家层面的战略指引,到地方政府的细化落地,再到金融机构的创新实践,一项项政策措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聚焦服务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其绿色低碳发展和提升金融产品供给的适配度,为建设制造强国注入不竭动力。政策“组合拳”重塑金融服务格局:精准滴灌,支

0评论2025-09-243

金融活水润泽实体:制造业贷款大幅跃升,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当前,一场由金融政策强力发起的“红利潮”正席卷中国制造业,为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记者从多地监管部门及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到,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持续攀升,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态势。这背后,是国家层面持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将更多金融资源导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

0评论2025-09-243

深圳“工业第一城”的增长引擎:龙岗区以先进制造业筑牢“深”基
深圳,这座以科技创新闻名世界的城市,如今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实力,首次荣登“中国工业第一城”的宝座。2022年,深圳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全部工业增加值上双双夺冠,“工业”二字当之无愧地成为深圳GDP增长的主要功臣。而在这场辉煌的工业发展浪潮中,龙岗区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深圳“工业第一城”背后不可忽视

0评论2025-09-241

国际标准引领,中国智能制造迈向“智胜未来”
近日,在风景秀丽的南京,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专家委)2023年度会议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国际标准化引领智能制造新发展”为鲜明主题,汇聚了来自智能制造前沿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共计120余人,共商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的发展大计。会议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

0评论2025-09-241

中国智造的“最强大脑”:PLC与DCS撑起工业自主可控的基石,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在中信证券近日发布的一份深度研究报告中,备受瞩目的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被描绘为中国持续强化制造业强国地位、迈向工业自主可控的**“最强大脑”和“数字底座”。报告指出,这两大现场级工控系统,不仅承载着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使命,更蕴含着巨大的技术壁垒、行业门槛和投资价值。展望未来

0评论2025-09-249

6G:中国加速布局,2030年“万物智联”的未来触手可及
在飞速发展的通信技术浪潮中,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6G)已成为全球科技界和产业界瞩目的焦点。它不仅是5G时代的代际更新,更是预示着一个“万物智联”新时代的到来。那么,中国在6G技术研发上前行的脚步究竟有多快?面向像您我这样的普通消费者,这个令人期待的未来又还有多远?近日,我们从权威渠道获悉,中国正以更加坚定

0评论2025-09-242

广东智造:解锁“含智量”与“含绿量”的新质生产力
今年1月至10月,中国制造业的东方明珠——广东,正以令人瞩目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达到3.33万亿元,同比增长3.6%,且连续六个月呈现回升态势。更激动人心的是,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飙升至8458.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2.09%,连续五个月实现正增长。这些数字不仅仅是冰冷的统计,更是

0评论2025-0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