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金融活水涌动,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多地联动,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5-09-24 10:5030工业品商城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迎来一轮金融政策的强劲“红利期”。从国家层面的战略指引,到地方政府的细化落地,再到金融机构的创新实践,一项项政策措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聚焦服务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其绿色低碳发展和提升金融产品供给的适配度,为建设制造强国注入不竭动力。

政策“组合拳”重塑金融服务格局:精准滴灌,支持新兴产业

 广东省近日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降低制造业成本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为全省制造业企业带来福音,其核心在于大力推动降低制造成本,赋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在此政策指引下,广州市金融管理部门迅速响应,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了金融服务制造业的重点方向:

• 重点聚焦服务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以及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

• 着力支持五大新兴优势产业和未来前沿产业:涵盖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以及数字创意产业。

 这一系列举措,展现了广东省和广州市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制造业核心领域方面的决心。

 与此同时,在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江苏省也走在了前列。11月9日,在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联合江苏省工信厅举办的金融赋能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会上,《江苏省金融支持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发布。该《方案》锚定未来5年,计划为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不低于5000亿元的新增融资支持。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方案单列5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专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小微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金融支持力度。这一大手笔举措,将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资金压力,助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安徽监管局正积极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推动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将服务制造业发展作为改革转型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先后出台支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制定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办法,安徽致力于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质效。

金融支持成效显现:贷款结构优化,有效驱动投资增长

 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已然成为当前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结构持续优化,初步显现成效。截至三季度末,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18%。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更是实现了34.43%的高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制造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更值得称赞的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制造业贷款总额的比重已达49%,较去年底提高3.9个百分点,标志着制造业的融资结构正朝着长期化、稳定化的方向进一步优化。

服务适配度提升:金融机构“量体裁衣”,破解融资难题

 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往往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如何创新产品、升级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适配度,成为金融机构破解企业发展痛点的关键。

 湖南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在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综合服务商,其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化布局,带来了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公司资本中心副总经理周文星介绍,在中伟股份的多元化融资需求中,股权融资、银行融资、留存收益、债券融资等方式并重,旨在平衡产业投资与资产结构。

 光大银行长沙分行积极响应,其公司金融部/战略客户部总经理章强表示,银行将为中伟股份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和定制化的服务,结合线上线下产品,助力公司做大做优做强。光大银行长沙分行行长助理周静进一步阐述了该行针对制造业企业的一系列信贷支持举措:

1. 重点支持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将资源向区域优势产业倾斜。

2. 落实定价优惠,积极推进“红星计划”,对重点实体经济领域的信贷客户进行“赋星”,并根据“星级”给予不同程度的FTP(同业拆出利率)减点优惠,同时匹配优先审批、优先投放的绿色通道政策。

3. 建立“一事一议”机制,对重点项目和重点客户,明确专人负责协调推进,运用风险前置预审,安排审批绿色通道,并扩大定价授权等总分行支持政策,实现高效、精准的服务。

 中国银行研究院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也强调,我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制造业基础,近年来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报告指出,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是关键,同时要重视传统制造业的重要价值,并适应制造业转型需求变化,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此外,完善产业政策实施方式,并充分发挥国内大市场的优势来巩固制造业产业链基础和优势,是提升金融服务模式与制造业转型发展需求适配性的重要前提。

 总而言之,国家与地方政府正形成政策合力,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创新与变革,通过精准的政策指引、优化的信贷结构、以及更加贴合企业需求的金融服务,为中国制造业的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能。这不仅是简单的资金支持,更是对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的全面赋能,预示着中国制造业正迈向一个更加绿色、更具韧性、更高附加值的新时代。


打赏 0
工业气体融资“新动向”与专利“硬实力”:解锁国产替代广阔前景
工业气体作为典型的“高精尖”产业,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对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直接而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风险资本,也正逐渐将目光投向实体投资领域,为工业气体产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风险资本的“精准滴灌”:看重协同价值与长期回报工业气体产业的融资事件呈现出一些鲜明

0评论2025-09-243

工业气体需求结构革新:从传统巨头到新兴“明星”的全面进化
工业气体作为现代产业的“血液”,其需求结构的优化与变迁,深刻映照出国民经济发展重心和技术革新方向的演变。从传统的金属冶炼、化工能源领域,到当前炙手可热的锂电、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工业气体的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为不同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电子特气:驱动高端制造的“尖刀利器”,国产化进程提速在日新

0评论2025-09-2414

工业的“血液”:千亿级市场浪潮中的中国工业气体产业
工业气体,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在现代工业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角落,为各类生产活动提供关键支持。根据应用领域和纯度要求,工业气体主要被划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两大类。工业气体的“家族光谱”:从“血液”到“特种兵”1. 大宗气体:工业的基石大宗气体指的是纯度要求在5N(99.

0评论2025-09-244

金融活水润泽实体:制造业贷款大幅跃升,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当前,一场由金融政策强力发起的“红利潮”正席卷中国制造业,为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记者从多地监管部门及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到,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持续攀升,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态势。这背后,是国家层面持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将更多金融资源导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

0评论2025-09-243

深圳“工业第一城”的增长引擎:龙岗区以先进制造业筑牢“深”基
深圳,这座以科技创新闻名世界的城市,如今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实力,首次荣登“中国工业第一城”的宝座。2022年,深圳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全部工业增加值上双双夺冠,“工业”二字当之无愧地成为深圳GDP增长的主要功臣。而在这场辉煌的工业发展浪潮中,龙岗区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深圳“工业第一城”背后不可忽视

0评论2025-09-241

国际标准引领,中国智能制造迈向“智胜未来”
近日,在风景秀丽的南京,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专家委)2023年度会议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国际标准化引领智能制造新发展”为鲜明主题,汇聚了来自智能制造前沿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共计120余人,共商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的发展大计。会议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

0评论2025-09-241

中国智造的“最强大脑”:PLC与DCS撑起工业自主可控的基石,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在中信证券近日发布的一份深度研究报告中,备受瞩目的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被描绘为中国持续强化制造业强国地位、迈向工业自主可控的**“最强大脑”和“数字底座”。报告指出,这两大现场级工控系统,不仅承载着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使命,更蕴含着巨大的技术壁垒、行业门槛和投资价值。展望未来

0评论2025-09-249

6G:中国加速布局,2030年“万物智联”的未来触手可及
在飞速发展的通信技术浪潮中,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6G)已成为全球科技界和产业界瞩目的焦点。它不仅是5G时代的代际更新,更是预示着一个“万物智联”新时代的到来。那么,中国在6G技术研发上前行的脚步究竟有多快?面向像您我这样的普通消费者,这个令人期待的未来又还有多远?近日,我们从权威渠道获悉,中国正以更加坚定

0评论2025-09-242

广东智造:解锁“含智量”与“含绿量”的新质生产力
今年1月至10月,中国制造业的东方明珠——广东,正以令人瞩目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达到3.33万亿元,同比增长3.6%,且连续六个月呈现回升态势。更激动人心的是,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飙升至8458.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2.09%,连续五个月实现正增长。这些数字不仅仅是冰冷的统计,更是

0评论2025-0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