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金融活水润泽实体:制造业贷款大幅跃升,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2025-09-24 10:3230工业品商城

 当前,一场由金融政策强力发起的“红利潮”正席卷中国制造业,为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记者从多地监管部门及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到,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持续攀升,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态势。这背后,是国家层面持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将更多金融资源导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及中小微企业等关键领域的战略部署,以及各地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层层加码,为制造业企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业企业,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强有力的融资支持与金融服务。

贷款余额的“加速度”:制造业发展的强劲脉搏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凭借其长价值链、强关联性、大带动性,在构建和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更是清晰地指明了方向:“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

 受益于这一战略导向,今年以来,尤其是进入下半程,全国多地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呈现出**“加速度”**的增长态势。

• 安徽省,截至10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已突破1.06万亿元,新增贷款达2067亿元,同比增长24.31%。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更是高达5022亿元,较年初增加1470亿元,增速更是飙升至41.41%。

• 广东省,截至2023年9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高达2.61万亿元,同比增长20.81%,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9.49个百分点。尤为可喜的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4.14%,制造业信用贷款比年初大幅增长34.25%,信贷结构的持续优化显露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这样的增长趋势并非孤例。记者从多家头部金融机构处获悉,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年初的增长幅度相当可观:

• 中国工商银行截至10月底,制造业贷款余额已突破3.7万亿元,增速超过20%;其中,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投入也颇为可观,余额达到1.8万亿元,增速高达39%。

• 中国光大银行在10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为4662亿元,较年初新增726亿元,增速为18.46%。光大银行一位部门负责人自豪地表示,截至10月末,该行已与近半数的工信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授信300余户,对公贷款余额超过200亿元,较年初增长20%。

 多家银行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今年以来,他们不断完善和提升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专项信贷额度、差异化拨备优惠、FTP考核优惠,并出台先进制造业贷款扩大优惠幅度等一系列创新性支持政策,优先满足制造业的融资需求,加速信贷投放,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政策“组合拳”: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引擎

 制造业贷款的快速增长,一方面精准反映了企业投资实体经济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各地政府和监管部门持续推出、精准施策的利好政策。这些政策的“组合拳”,正成为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以重庆市为例,该市锚定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宏伟目标,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在此过程中,当地金融监管部门积极发挥牵引作用,持续引导辖区内银行机构,将更多金融资源精准滴灌到重点制造业企业的升级改造和创新发展中,为区域制造业的腾飞插上了金融的翅膀。

各地在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方面,可谓措施有力、亮点纷呈:

• 加强项目申报环节的指导和服务:主动帮助企业梳理融资需求,优化项目申报材料,提升融资获批率。

•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项目对接力度:通过搭建平台、组织银企对接会等多种形式,促进金融机构与优质制造业项目的精准匹配。

• 强化要素保障和配套服务: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积极协同相关部门,为企业在土地、人才、技术转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确保项目落地和发展无后顾之忧。

• 丰富金融产品供给:针对制造业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融资需求,创新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如产业基金、供应链金融、绿色信贷等,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总体而言,金融政策的密集释放,正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一股强劲的“金融活水”。这不仅体现在贷款余额的“加速度”上,更体现在融资结构优化、融资成本下降以及整体金融服务效能的提升上。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当下,中国制造业正借力金融东风,加速迈向更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打赏 0
工业气体融资“新动向”与专利“硬实力”:解锁国产替代广阔前景
工业气体作为典型的“高精尖”产业,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对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直接而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风险资本,也正逐渐将目光投向实体投资领域,为工业气体产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风险资本的“精准滴灌”:看重协同价值与长期回报工业气体产业的融资事件呈现出一些鲜明

0评论2025-09-243

工业气体需求结构革新:从传统巨头到新兴“明星”的全面进化
工业气体作为现代产业的“血液”,其需求结构的优化与变迁,深刻映照出国民经济发展重心和技术革新方向的演变。从传统的金属冶炼、化工能源领域,到当前炙手可热的锂电、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工业气体的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为不同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电子特气:驱动高端制造的“尖刀利器”,国产化进程提速在日新

0评论2025-09-2414

工业的“血液”:千亿级市场浪潮中的中国工业气体产业
工业气体,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在现代工业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角落,为各类生产活动提供关键支持。根据应用领域和纯度要求,工业气体主要被划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两大类。工业气体的“家族光谱”:从“血液”到“特种兵”1. 大宗气体:工业的基石大宗气体指的是纯度要求在5N(99.

0评论2025-09-244

金融活水涌动,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多地联动,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迎来一轮金融政策的强劲“红利期”。从国家层面的战略指引,到地方政府的细化落地,再到金融机构的创新实践,一项项政策措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聚焦服务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其绿色低碳发展和提升金融产品供给的适配度,为建设制造强国注入不竭动力。政策“组合拳”重塑金融服务格局:精准滴灌,支

0评论2025-09-243

深圳“工业第一城”的增长引擎:龙岗区以先进制造业筑牢“深”基
深圳,这座以科技创新闻名世界的城市,如今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实力,首次荣登“中国工业第一城”的宝座。2022年,深圳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全部工业增加值上双双夺冠,“工业”二字当之无愧地成为深圳GDP增长的主要功臣。而在这场辉煌的工业发展浪潮中,龙岗区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深圳“工业第一城”背后不可忽视

0评论2025-09-241

国际标准引领,中国智能制造迈向“智胜未来”
近日,在风景秀丽的南京,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专家委)2023年度会议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国际标准化引领智能制造新发展”为鲜明主题,汇聚了来自智能制造前沿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共计120余人,共商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的发展大计。会议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

0评论2025-09-241

中国智造的“最强大脑”:PLC与DCS撑起工业自主可控的基石,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在中信证券近日发布的一份深度研究报告中,备受瞩目的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被描绘为中国持续强化制造业强国地位、迈向工业自主可控的**“最强大脑”和“数字底座”。报告指出,这两大现场级工控系统,不仅承载着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使命,更蕴含着巨大的技术壁垒、行业门槛和投资价值。展望未来

0评论2025-09-249

6G:中国加速布局,2030年“万物智联”的未来触手可及
在飞速发展的通信技术浪潮中,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6G)已成为全球科技界和产业界瞩目的焦点。它不仅是5G时代的代际更新,更是预示着一个“万物智联”新时代的到来。那么,中国在6G技术研发上前行的脚步究竟有多快?面向像您我这样的普通消费者,这个令人期待的未来又还有多远?近日,我们从权威渠道获悉,中国正以更加坚定

0评论2025-09-242

广东智造:解锁“含智量”与“含绿量”的新质生产力
今年1月至10月,中国制造业的东方明珠——广东,正以令人瞩目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达到3.33万亿元,同比增长3.6%,且连续六个月呈现回升态势。更激动人心的是,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飙升至8458.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2.09%,连续五个月实现正增长。这些数字不仅仅是冰冷的统计,更是

0评论2025-0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