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智能门锁存在安全隐患?生物识别技术在安防方面任重且道远

2018-12-25 11:152830admin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开展了智能门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发现智能门锁产品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尤其人脸识别锁和远程开锁的智能门锁安全风险较高,感应卡识别的门锁也存在较多的隐患。

  小编带着疑问也想一探究竟,收罗了很多生物识别技术,给大家分享一二。

  目前大众所熟知的智能门锁产品的除了以上三款还有指纹识别门锁和掌纹掌静脉识别门锁等。 都是基于生物识别技术衍生的产品。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生物识别技术比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不易遗忘、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随身“携带”和随时随地可用等优点。 从而达到门锁的基本要求!但是诚如宣传所说的那样,不易被伪造么?我们从各种媒体报道中了解到,人脸识别可以用照片及视频来破解;指纹可以用手指模具来破解;感应卡和钥匙一样可以被盗;种种类似新闻数不胜数!

  那么生物识别技术产品真的这么不禁市场考验么?

  小编认为,各种技术均有优势和劣势,选择更适合自己使用的才是最重要的。就看自己更侧重技术的哪一点!

  而我们要介绍的非接触式掌纹掌静脉识别技术是新一代多模态、高精度、活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双目多光谱手掌图像专用传感器

  本技术专门设计了一种双目图像传感器,可清晰地获取到手掌掌纹的可见光图像和手掌皮下静脉的红外光图像。

  采用非接触式手掌采集方式

  用户进行采集和识别时,无需接触,使用更加自由、高雅、安全、卫生。

  采用掌纹和掌静脉图像特征提取与融合的识别方法

  技术采用先进的快速递归二维各向异性滤波算法对掌纹和掌精脉图像进行特征编码,并利用贝叶斯决策对掌纹掌静脉特征编码进行识别决策融合。因此本产品较单一特征的识别技术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和安全性。

  系统具有活体检测能力

  本产品将手掌静脉作为身份认证的特征之一,手掌静脉的成像缘于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良好吸收作用,因此活体手掌红外图像中会呈现清晰的静脉造影,而非活体手掌的红外图像中则没有该静脉信息,因此本产品具有良好的活体鉴别能力。

  识别精度

  当误拒率为0.01%时误受率更是达到了0.0001%

本文地址:http://www.yakugen.com.cn/news/show-64.html


打赏 0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4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5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4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6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