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人形的智能机器人将成为主流

2020-02-22 11:217130工业品商城
       在过去几年,已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布局智能机器人这个火爆的赛道。国家对于智能机器人的支持同样不留遗力,近期,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公示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拟立项2018年度项目公示清单,项目经费高达5.3亿元。
尽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可由于中国还处在在弱人工智能和弱结构运动阶段,智能机器人行业尚未出现杀手级应用。买一台机器人回来干什么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加上缺乏知名的IP因此黏度不是很高,另外价格又十分昂贵,智能机器人并不是刚需,这是整个机器人行业的现状。那么在智能机器人进入了下半场后,智能机器人品牌可以制出什么样的奇招来吸引消费者呢?
推动智能机器人狂飙突进的是两阵“东风”:一是智能教育,机器人教育得到了政策导向的支持;二是AI技术的日趋成熟。2015年前后,优必选、康力优蓝、乐聚等公司都在教育市场和AI市场领域做了大胆的尝试。
然而,智能机器人在行业内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国内厂商的能力也参差不齐,目前市面上,各种形态的机器人春笋般的涌现,如蛋型,“宠物型”,“人形型”等等。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自主思考和人机交将满足未来人类的社会生活需求,而人形的智能机器人将成为主流,成为IOT的超级终端。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加藤一郎教授说过:“机器人应当具有的大特征之一是步行功能。”机器人双足行走是步行方式中自动化程度高,为复杂的动态系统,是一门集仿真学、机械学及控制工程学等多学科融合交汇的综合性的学科。掌握了双足行走,意味着掌握了机器人的核心机械交互控制能力。目前国内只有乐森机器人和优必选等少数厂商真正攻克了双足行走的难题,而乐森机器人的动态步伐更是独步天下。双足步态技术不仅涉及到非线性、基于多传感器信息的控制等技术,而且还囊括了复杂机电系统的建模、数字仿真技术及混合系统的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是物理、数学、电子信息、机械工程于一体的表达。
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被视为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占到机器人成本的70%。我国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一直都是依赖进口的局面,这也是制约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瓶颈。虽然国内以有厂商可以自主研发,但是整体的社会需求不大,相应的芯片、CPU更是依赖进口,成本难以降低。目前国内只有乐森机器人拥有自研的MCU芯片, 不依赖国外技术,舵机成本的研所带来机器人的整体成本降低,消费级的价格将是乐森快速抢占市场的杀手锏。
在国际上所认为的机器人是必须具备双足行走技术的,可双足行走也是难攻克的技术难点。据了解,能够在中国参与双足机器人研发的公司不超过三家,包括优必选、乐聚和乐森机器人,其他品牌都不掌握核心技术。
根据产品测试数据显示,乐森机器人的S9高行走速度12m/min,而目前国内其他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在4m/min。
软银集团董事长、总裁孙正义曾在CNBC的一次访谈节目中表示,未来30年内,智能机器人数量将达到100亿。“这是在地球上,我们与100亿机器人一起生活。”这既是孙正义对人工智能的钟情,也是他对机器人行业未来发展做出的预测。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机器人,大多还停留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状态。机器人风口之下催生出了大量的机器人创业企业,也有不少产品投入市场,但我们都清楚,不是一个麦克风,套上一个可爱外壳就能称之为教育机器人;也不是顶个屏幕,能走路的圆墩就能称之为服务机器人。
这些产品非但不能助推机器人商业化,反而会固化智能机器人在用户心中同质、不够智能的“智障”形象。未来的任何一款机器人产品进入市场都在面临着这样的挑战,首先用户心理上会有一个说服自己的过程,重新树立起对智能机器人的认知。另外在实际使用中还要耗费一定的学习成本、习惯培养成本。
打赏 0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4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5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4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6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