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现状

2020-02-07 11:488350工业品商城
       早在2009年8月,总理提出“感知中国”开始,全国就开展了物联网相关产业的工作,其中具代表性是的无锡市,建立“感知中国”研究中心。而物联网也正式列入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可以毫不犹如的说,物联网在中国受关注的程度不亚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国内的的发展,现已经逐渐应用于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能源环保、交通运输、公共事业、农业服务、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快速发展。
在国外,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主要集中在美、欧、日、韩等少数国家,随着RFID、传感器技术、近程通信以及计算技术等的发展,近年来其研发、应用开始拓展到环境监测、生物医疗、智能基础设施等领域。同时在物联网关键技术上具有优势。  
在国内物联网高速发展的背后,主要是依靠政府推动:建立研究院、给予相关企业予以经济补偿的动作,让众多物联网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但这只政府是步动作。
物联网怎么用?可以用在什么地方?使用后是否真的可以增加企业效益?这是很多企业管理者对物联网提出的疑问,而民众对物联网的不了解成为物联网推广主要的障碍。物联网虽然是在美国提出的,但据AcquityGroup的报告称,约87%的美国消费者不清楚“物联网”这个词语的具体含义。在知道可穿戴设备和其他联网设备的人群中,53%不想购买可穿戴设备,逾半数美国人甚至不知道他们能够购买智能冰箱或智能烟雾报警器。
据悉,国内政府为了推动互联网建设,已经在多个领域展开物联网试点工程。在2013年,发改委即对各省市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2014-2016年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表明“鼓励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向应用服务企业购买服务”。据悉,国家对于审核过关的相关物联网项目,将给予相关的补贴和纳税优惠,以减轻相关企业在物联网服务投资的资金费用。 
2015年3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国发〔2015〕14号)》,提出“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电、公交和防洪防涝设施等建设。坚决治理污染、拥堵等城市病,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宜居。”,并明确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为首的12个部委局负责落实。智慧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那么,物联网主要体现在智慧城市哪些方面?
1、智能家居  经历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智能家居逐渐由概念转化为现实,市场趋于成熟。人们对智能家居的接受度也从当初的观望态度过度到现在的体验阶段。智能家居通过前端设备采集到的相关数据,可以有针对性的做出选择,例如:用户起床时,窗帘可以自动开启;当用户离开家时,相关的安防设备开启工作模式,而燃气等开关将自动关闭。同时,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相应的感知设备时刻了解用户当前身体状况,及时对用户提出健康的建议,而这些都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
2、智能交通  随着城市道路车辆饱和度上升,车辆拥堵、无法找到停车位等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了解道路是否拥堵,拥堵情况怎么样,道路为什么拥堵,这些以往只能通过交警到现场查看的情况,现在通过监控、地感线圈等设备可以及时得知,而这些设备所采集的数据,不仅可以方便交警有效的分配警力,同时可以分享到相关平台,提醒或建议后续车辆换道行驶,提高道路的使用率,减缓道路拥堵的情况。
3、能源环保  据相关报道,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日本的4.4倍;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近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30%,煤炭对外依存度超过8%,而环境形势更令人担忧。在能源物联网中,有企业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和设备感知、工况智能预知的智能节电控制系统与模型,可以应用于建筑节能以及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厂房设备节能控制和办公领域节能控制。能源物联网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环境、设备状态智能感知,通过自适应调控电机、照明设备的电源及工作状态,从而达到有效节电的目的。
4、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客观要求,根治问题食品的途径。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依然是“以打为主”。监管部门,重点查处制售假冒伪劣的不法行为,力度很大,质量检测的目标主要是问题食品。为有效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的不法行为,各监管部门都在积极完善质量检测机构、更新装备;同时也向消费者发布警示信息,提醒消费者规避风险。然而,这种“以打为主”的监管模式根本无法根治问题食品。而采用物联网RFID等相关技术,可以对物品进行位置跟踪、原料溯源。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冷链物联网建设,从而建立有效的食品流通过程物联网监控体系,构建、多层次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打赏 0
“中国制造”扬帆出海:从“老三样”到“新三样”,韧性与创新驱动全球市场
盛夏时节,欧洲杯赛场上中国品牌比亚迪的广告随处可见,这不仅是中国品牌影响力的体现,更预示着中国制造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今年1-5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出“稳中有进”的韧性,而这一切的背后

0评论2025-11-1411

电机:无框力矩电机与空心杯电机——人形机器人的“动力引擎”新选择
在日益智能化的机器人领域,电机作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整体表现。在众多电机技术中,无框力矩电机和空心杯电机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有望在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应用领域实现放量增长。无框力矩电机:定制化与高扭矩的完美结合无框力矩电机,顾名思义,是一种无轴、无轴承、无外壳、无端盖的电

0评论2025-11-149

精密减速器:人形机器人的“力量之源”,国产替代正当时
在人形机器人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舞台上,精密减速器无疑是驱动机器人实现精湛技艺的核心部件,它们是机器人“力量的来源”,也是实现精准控制的“幕后英雄”。减速器的核心使命:放大力量,精准传递减速器的根本作用在于:• 降低输出转速: 许多高性能电机以高转速运行,但机器人各部件所需的运动速度较低,减速器能够

0评论2025-11-147

力矩传感器:人形机器人的“触觉”之源,技术壁垒与降本增效并存
在人形机器人日益精进的智慧之路上,力矩传感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机器人的“触觉”,赋予了机器人感知外界力量的能力,是其实现复杂精细动作感知和控制的核心部件。什么是力矩传感器?传感器是机器人获取信息、感知世界的“眼睛”和“耳朵”。力矩传感器,作为其中的一种,其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将力的变化转化为

0评论2025-11-147

人形机器人:智能舞者蓄势待发,开启商业化新篇章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人形机器人,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现实走来,一场更为深入的商业化浪潮已然拉开序幕。这些集成了机械、电子、传感器、控制、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尖端技术的“智能舞者”,正凭借其类人的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成为科技界炙手可热的新星。技术革新:从仿生到智能,每一次蜕变都意义非凡人形机

0评论2025-11-1415

2024年大数据市场新格局:国央企引领,制造能源电力成焦点,实时与融合驱动价值
2023年,广受关注的大数据市场经历了不小的挑战,许多企业的增长步伐未达预期,尤其以咨询和定制化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所受影响更为明显。然而,步入2024年,市场似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客户对更长时间的POC(概念验证)和长期的售后支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这预示着企业对大数据服务的需求正朝着更深入、更长

0评论2025-11-146

赋能产业升级:“智网”连接未来,驱动企业新增长
步入数字时代,产业的智能化浪潮势不可挡。三大领先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在“5G+工业互联网”这条汇聚无限可能的赛道上,正展开激烈的市场角逐。这场技术革新,不仅改变着生产模式,更深刻地重塑着企业的竞争力。挑战与机遇并存:解构产业智能化升级之路然而,在这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仍有许多“绊脚石”需要跨越。这些存在

0评论2025-11-143

激发中原动能:河南产业升级的“九大引擎”与“智造”蓝图
为了催动河南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换代的澎湃动力,一份聚焦于产业革新的行动纲领应运而生。该纲领深入洞察各行各业的独特需求,精准施策,提出了九项关键的升级任务。这些任务涵盖了从淘汰落后、拥抱绿色,到提升安全标准、引进高端技术,再到全面升级试验检测能力,乃至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推广节能节水设备、强化固废处理效能

0评论2025-11-135

激活产业脉搏:河南省如何引领大规模设备升级与消费品迭代新浪潮
在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中,产业基础的升级换代与消费品市场的更新迭代,是推动整体经济循环提速的关键驱动力。其中,工业领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既是各类先进设备革新的核心需求者,也是高质量消费品以及尖端生产资料的重要生产者。作为中国中原腹地一处重要的经济活跃地带,河南省拥有极为扎实的产业根基。其工业体系之完

0评论2025-11-136

中国“智造”的崛起:从模仿到创新,国产工业机器人引领产业链升级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腾飞,是国家工业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的生动写照。正如卡诺普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所言,这背后是中国庞大工业体系的有力支撑。曾几何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然而,在过去十余年里,中国企业迎难而上,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

0评论2025-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