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谈到,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水平重要的标志,“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的占领市场”。中国高领导人关于机器人定位的重要讲话可知,机器人的发展对我国制造业的重大意义。从国际和中国的机器人发展历史来看,我国起步比较晚,但我国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由于我国工业三基(基础元器件、基础工艺、基础原材料)基础薄弱,所以在基础研究、产品的研制和制造水平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跟国外工业机器人比较,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有一定的差距,服务机器人差距较小,特种机器人某些方面的技术水平或者是接近了国际水平。
我国工业机器人总体水平还处于集成阶段,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服务机器人目前处于跟踪阶段,从国内来看,北理工的汇童、华中科大等单位研发的产品,主要在仿生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方面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一些家电企业向智能化家电方向发展,用于服务家庭和康复方面的机器人发展迅速。在特种机器人领域,我国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接近,部分技术处于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水下机器人、民用无人驾驶机、医疗外科机器人、搜救排爆机器人等系列产品,并在一些领域形成优势。目前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我国仍有差距,明星企业更不多见。沈阳新松机器人无疑是国产机器人的龙头企业,政府资源的倾斜、军工领域的需求是不争的优势,新松机器人以中科院的科研背景,机器人产品线全,机器人产业化大基地而成为国内机器人产业的领导企业。广东拓斯达是中国整厂自动化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被誉为“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运营商”标杆企业。拓斯达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发展理念,经过近年快速发展,构筑起业界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品牌优势和厂商整合资源优势,成功开创为企业快速实现一年回本、整体持续增效的自动化研发运营模式,已成为国产工业机器人者之一。拓斯达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仅为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精心打造,也为中小生产制造企业定制并满足可升级、可复制、通用式、开放式四个条件全优化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图为拓斯达机器人体验馆的免费体验及社会互动
从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来看,国家也非常重视,国务院及工信部等一些中央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涉及机器人领域的政策措施。比如2006年至2012年期间,从科技部、工信部的“十二五”规划,还有国务院的“十二五”规划等等,都发布了国家各种中长期的发展纲要。2012—2013年这个时期的政策密集出台,2012年4月份科技部发布了职能制造科技发展的“十二五”制造规划,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财政部发布了2012年智能制造装备项目。2014年初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5月和6月,《中国制造2025》正式发布和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成立,旨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个十年行动纲领,这也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计划”。据工信部透露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将于今年10月底完成。而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制造强国的顶层设计《中国制造2025》将进入实施阶段,制造业改造升级是大势所趋,机器人将入列新一轮造富行业。
机器人产业整个运行态势良好,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4年销量为5.6万台。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约为225000台,较2013年增长27%。目前国内已涌现出广东拓斯达等工业机器人和系统集成的企业,当然还有南京埃斯顿等企业。与平均每周新生两个机器人公司的速度相比,地方建设机器人产业园的速度一点也不落后。从北端的黑龙江,到南端的广东,机器人产业园在近几年内呈现出遍地开花态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6月份,全国已建和在建的机器人相关产业园或者是基地已经超过40个,规划面积超3万亩,其中作为东莞市三重项目的拓斯达新建产区建成后将成为华南区大的自动化产业基地。而其倾心构建的机器人体验馆,极大地启发制造业系统整合与自动化延伸应用,更广泛的机器人产业分享和社会互动,其国内地位及体验馆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同3D打印机等各种元素融合的全新优化体验,让人赞叹!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4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5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4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6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