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看德国人在工业4.0中的定义。
德国人认为在工业4.0中,主要有2个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从字面意思上,“智能生产”是涉及企业宏观运行的内容,包括整个企业的生产计划、物流、产品研发、企业智能决策,甚至包括人机交互、3D技术等“杂七杂八”的、与生产有些关系的内容,德国人都放到了智能生产这个主题了。
“智能工厂”的定义则相对明确,除了机床、热处理设备、机器人、AGV、测量测试设备等数字化、自动化的硬件生产设施以外,还包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管理与控制的软件系统,我们可以称之为MES系统。后面一句是“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这里面的分布式,英文就是Distributed,就是大家所熟知的DNC的个字母。就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数控设备、机器人等数字化生产设施联成网络,实现互联互通,乃至达到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执行的自组织生产的高境界,但基础就是实现数字化设备的联网通讯、数据采集等网络化分布式管理。
从以上的定义里看,智能工厂主要是生产环节的管控与执行,MES应该属于智能工厂的范畴,而不是智能生产的范畴,所以叶先生的定位是有些问题的。
下面,再与大家一起分析一下,智能工厂中的“工厂”到底是全企业还是专指车间,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很多人,甚至造成对工业4.0两个主题的不理解。
笔者认为,德国人的“智能工厂”,从管理范围上讲,就是中国的数字化车间,而不是数字化工厂或企业的概念。
例证有四:
1、德国人说。
除了从智能工厂与智能生产的定义划分上看出问题以外,还可以从德国人在智能工厂的架构图上看出一些端倪:
从该架构图上可以看出,物料进入“智能工厂”后变成产品,我们如果将此处的“工厂”二字换成“车间”是不是行得通?反之,为什么要将物料、产品从工厂中单独剥离出来?难道物料与产品不属于工厂吗?
此其一,我们再从德国人的演讲中分析。
今年4月29日,在重庆举办的“工业4.0峰会”上,笔者有幸与工业4.0的提出单位、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资深专家科尔教授同台演讲。
下面的两张图是科尔的演讲幻灯:
工业4.0下的自组织生产
从科尔教授的以上两张图来看,所涉及的内容也主要是车间生产的管控,智能工厂也没有涉及到整个企业的运营等内容。
2、美国人说。
针对本问题,在4月9日,我专门咨询过工业4.0专家丶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李杰教授,李杰教授说也认同这个说法,认为此处的工厂可以理解为车间。
3、中国人说。
上文中,台湾信息化专家、鼎捷软件总裁叶子祯先生的幻灯中更是将智能工厂定位于生产设备层面,叶先生认为德国智能工厂的范畴就是车间级的,这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再看不久前国家刚刚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里,明确写道:“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在这里,明确地将智能工厂与数字化车间进行了并列。而这以前,比如在2013年的“两化深度融合”文件中,写的还是“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从“、”与“/”这个符号上的变化上,就可以感受出这些专家认识上的转变。
4、反证法。
我们再用反证法证明一下,我们如果将智能工厂中的工厂理解为整个企业,企业自然就包括了生产,这样智能生产就成了智能工厂的一部分,两个概念几乎完全重复,我想严谨的德国人在如此重要的文件中是绝不会犯如此低级错误的。
再结合德国人的用词,智能工厂用的SamrtFactory,而不是SmartEnterpise(企业),也许德国人正是想避开“企业“这一字眼。
人工智能的迷雾:解读ChatGPT与新时代的挑战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科技的浪潮席卷全球。在人工智能(AI)领域,一个名为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引发了广泛关注。它如同一颗耀眼的流星,划破了人们对机器智能的认知,也带来了对其潜在风险的思考。图灵测试的幽灵:机器智能与人类认知的边界1950年,艾伦·图灵提出的“模仿游戏”——图灵测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衡量机器是
0评论2025-08-0810
激活引擎:外资研发中心驱动创新浪潮
中国经济的活力,犹如一艘巨轮,在创新之海乘风破浪。而外资研发中心,正是为这艘巨轮提供澎湃动力的强大引擎。 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选择扎根中国,设立技术研发中心,深度融入中国市场,共同推进创新发展,构建互利共赢的未来。1. 创新沃土:外资研发中心的聚集效应上海的施耐德电气关键电源创新实
0评论2025-08-088
破茧成蝶:中小微企业的成长密码与未来之路
中小微企业,犹如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充满活力,也备受挑战。它们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每一次振翅都蕴含着对未来的向往,对成长的渴望。 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企业茁壮成长,增强它们的韧性,加速实现质的飞跃,我们迫切需要探寻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解锁它们的发展密码。扶持与发展并举:构建生态,赋能成长促进中小微企业
0评论2025-08-083
协作机器人:柔性智造时代的得力助手
在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自动化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而其中,协作机器人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成为制造业实现柔性化、智能化生产的关键力量。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相比,协作机器人以其轻巧、易用、友好的特点,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制造商的青睐。本文将深入探讨协作机器人为何能够成为引领未来的重要力量
0评论2025-08-0810
协作机器人的崛起:柔性制造时代的智能伙伴
在制造业的浩瀚星空中,两类机器人熠熠生辉,它们分别是曾经的“明星”——工业机器人,以及如今冉冉升起的“新星”——协作机器人。虽然工业机器人凭借着强大的力量和超高的精度,在自动化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制造业对生产模式提出了新的需求,也赋予了协作机器人崭新的生命力。那么,面对工业机器人曾
0评论2025-08-086
机器视觉的下一个十年:三大创新趋势与产业突破
在工业4.0浪潮的驱动下,生产车间对“看得更清、判断更快、响应更灵”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机器视觉不再是单纯的2D检测工具,而是向全方位感知、深度融合的方向演进。根据最新行业研究,未来机器视觉将围绕3D技术成熟、国产化替代加速、碎片化场景一体化三大趋势展开布局。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三条主线,并探讨它们
0评论2025-08-08181
开启“视界”新纪元:机器视觉,驱动行业变革的“慧眼”
科技的浪潮奔腾向前,新名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机器视觉”、“深度学习”、“传感器技术”、“智能制造”、“自动驾驶”…… 这些词汇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谈话之中。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一个智能化、自动化的世界。尤其在制造业,“机器视觉”这颗璀璨的明珠,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模式,引领
0评论2025-08-086
制造业的未来跃迁:技术革新与可持续发展交织的时代
当今世界,制造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技术革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浪潮正深刻地重塑着工业的面貌。本文将深入探讨增材制造、工业智能化和可持续制造这三大驱动力,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引领制造业走向一个更加高效、智能、环保的未来。增材制造:开启个性化生产新纪元增材制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D打印,作为一种颠覆性的制造
0评论2025-08-0858
制造业焕新时代:构建坚实而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经济发展的滚滚洪流中,制造业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实体经济的基石,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如今,面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制造业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构建坚实、高效、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夯实基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石经过多年的发
0评论2025-08-089
制造业的“数”与“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在充满变革的时代,实体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而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关乎未来发展态势的关键。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答案在于拥抱创新,拥抱数字化变革,以及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一个重
0评论2025-0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