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2017年锂电全产业链业绩快报分析

2018-12-25 10:392960admin

      近期大批锂电企业公布了2017年业绩快报,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从快报来看,上游原材料及设备企业业绩喜人,净利润和营收较上年均实现了大幅增长,但是在国内已经发展成熟的电解液企业业绩可谓“惨淡”,几大主流企业利润均是负增长,盈利能力大不如前。 
      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影响,下游电池企业盈利也出现大幅缩水,比亚迪、国轩高科、猛狮科技净利润都是负增长。
      竞争加剧、洗牌加速,电池企业或通过产能扩张,或通过兼并收购,布局从材料到动力电池整车供应链的整条产业链,以寻求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正极材料约占整块电池成本的30%~40%,是锂电池最核心最贵的部分,我国正极材料占世界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2017年正极材料企业依旧高速发展,几大领军企业净利润成倍增长。 
     例如,当升科技锂电正极材料销量增长较快,锂电材料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产品综合毛利率持续上升。2017年实现营收21.61亿元,同比增长了6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了152.07%。
     例如,格林美实现营收105.23亿元,同比增长34.29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3亿元,同比增长128.56%。格林美指,净利润上升主要原因是2017年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上涨,同时电池材料板块产能释放,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设备企业喜获丰收
      锂电设备制造领军企业先导智能2017年实现营收21.77亿元,同比增长101.75%,实现净利润5.38亿元,同比增长84.93%。先导智能在2008年开始涉足锂电池生产设备研发制造,目前已是特斯拉、比亚迪、索尼、松下、三星等锂电池领军企业的设备提供商。
      赢合科技也是中国锂电池装备的领导企业之一,其动力电池智能生产线整线解决方案号称全球唯一,竞争优势明显。赢合科技2017年实现营收15.91亿元,同比增长87.13%,实现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76.64%,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正业科技在锂电检测领域已形成垄断局面,市场占有率超过70%,2017年营收12.98亿元,同比增长116.16%,实现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160.73%。正业科技提供以自动化焊接为主的自动化生产产线设备,松下、东芝、美的、格力、三菱等都是其客户。
电解液企业净利润惨淡
       2017年以来,电解液价格一路呈现下滑趋势。根据起点研究报告,2017年来六氟磷酸锂的阶段性产能过剩、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带动电解液价格不断下跌。六氟磷酸锂价格从今年年初最高40万元/吨一路下滑至年底的15万元/吨,导致电解液价格跟随一路下降。 
      国产电解液自2002年进入市场,目前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国内电解液领军企业是新宙邦、天赐材料。
电解液的领头羊新宙邦在最新业绩快报中显示,2017年营收18.16亿元,同比增加14.24%,净利润为2.88亿元,同比增加12.5%,虽然2017年营收和净利润均不同程度有所增加,但比起16年增幅已经有所放缓。
       第二大电解液生产商天赐材料2017年的净利润为3.05亿元,同比下降了23.02%。公告显示,天赐材料净利润下降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业务上游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持续高位,导致毛利率下降;二是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销售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下降。 
      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影响,2017 年国内动力电池价格普遍下降,同时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了整体盈利水平。猛狮科技、国轩高科2017年净利润均下滑。为应对激烈竞争,除了发展主营业务,企业积极布局产业链各环节。
       猛狮科技净利润下滑44.92%,公司解释为“受国家有关行业政策及宏观调控的影响,部分项目进展及经济效益未达预期,以致净利润未达原预计业绩情况”。除了业绩大幅缩水,猛狮科技还风波不断,2月27日,猛狮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拟将1.39亿股投票权委托雪松控股旗下企业广州鑫汇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行使,约占公司股本的24.52%,这意味着雪松控股将取得猛狮科技的控制权。
       欣达旺是华为、OPPO、VIVO、小米、联想、魅族等国内一线手机品牌的主要电池提供商,2017年欣达旺获得大丰收,营收140.75亿元,同比增长了74.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3亿元,同比增长了20.76%。
亿纬锂能在电子雾化器和可穿戴产品的高端市场,实现市场份额和销售规模的增长,业绩稳定增长,实现营收29.82亿元,同比增长27.46%,实现净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60.55%。亿纬锂能也积极布局产业链上游市场,根据最新消息,公司拟与新宙邦出资1亿成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年产5万吨半导体化学品项目,其中亿纬锂能出资2000万,占比20%。

本文地址:http://www.yakugen.com.cn/news/show-55.html

打赏 0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5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3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6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5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3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7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5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