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电子产品小型化是电子产品技术发展趋势之一

2019-08-29 09:1212890工业品商城

全球经济国际化,小电机产业也趋向生产、物流、销售国际化。小电机是工厂自动化、家庭生活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的重要基础产品。各种新的电子产品不断出现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小电机产品的品质要求和需要量也提出新的要求,促使小电机产业向前发展。
  小电机的技术发展动向是:(1)向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方向发展;(2)不断开发新原理、新结构的电机;(3)采用新型磁性、导电、绝缘材料;(4)改善电机控制技术(如电机驱动采用IC,简化电路有利于电机“小型、轻量、薄型);(5)高效节能。
小电机的制造发展动向是:专业化、规模化、自动化。
  小电机的市场发展动向是:全球小电机产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各个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已形成持续稳定发展态势。根据有关资料报道,全球2002年小电机总产量约70亿台,按年增长率5%计算,预测2005年全球小电机总产量将超过80亿台。
  在分析全球小电机产业发展概况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小电机产业的发展动向。日本小电机生产厂家遍布世界各地,其技术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参观考察日本一年一度的小电机技术展,就可以发现日本小电机产业对国际小电机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根据中国的国情,是非常适合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小电机产业的。
  目前我国生产小电机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60%左右。未来发展趋势是:我国会加快速度发展小电机产业,尤其要不断提高小电机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加大制造中、高档产品比例;不断扩大应用领域和市场占有率;加大出口份额。
  随着各种应用小电机的电子产品在全球各个地区覆盖率以及产品更新率不断提高,我国小电机产业必然会出现独资企业、民营企业相互竞争又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展望小电机产业发展前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成为全球小电机生产大国,出口大国,需求量大国,最终也必将成为技术强国。
新型小电机需求与日剧增
  小电机产品是工业自动化、农业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办公自动化、家庭现代化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不可缺少的基础产品。随着全球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以及小电机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其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对小电机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不断降低成本,满足各个领域的需要,小电机行业正在加速朝着专业化、规模化、自动化生产方向发展。随着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制造水平以及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原理,小电机技术发展迅速。根据有关资料报道,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无刷化、智能化、静音化、高效化、节能化、环保化、可靠化、精密化、组合化以及直接驱动和直线驱动是小电机技术发展趋势。
  从日本2003年小电机技术展和相关资料分析,常用的直流电机、步进电机、同步电机、通风电机等等仍有较大市场容量。
无刷直流电机
  无刷直流电机是近几年小电机行业发展最快的品种,随着视听产品“小、轻、薄”化和家电产品的静音化以及豪华轿车需求量增多,无刷直流电动机需要量迅速增加。无刷直流电机用电子换向替代了电刷和换向器,具有高可靠、高效率、寿命长、调速方便的优点。各国都加快了开发新产品的速度和占领市场的力度。日本不少公司已将无刷直流电机应用到数码照相机、微型收录机、摄影机、打印机、存储驱动器、手机以及汽车空调、洗衣机、吸尘器、电动车、心脏泵等领域。
片状电机
  随着电子产品向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方向发展,其配套的小电机也要求向“微、轻、薄”方向发展,开发片状电机就成了必然趋势。片状电机的原理与传统的直流电机并无多大区别。日本已有多家公司(如松下、索尼、东芝)生产片状电机,并已被广泛应用到软、硬、光盘驱动器、随身听、录音机、录像机、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移动通信以及微型医疗设备中。
微小型电机
  电子产品小型化是电子产品技术发展趋势之一。小型计算机、游戏机、弹子机、健康保健、美容按摩、老人和小孩玩具、移动通信等领域大量使用微小型电机,如手机、高级玩具汽车、电动牙刷用的微小型电机,近几年来需求迅速增加,尤其是小电机直径3mm至6mm(空心型和实心型)、钮扣式电机直径8mm至12mm的需要量剧增。PC机、家用游戏机、老年人健康按摩和玩具、妇女健美按摩、小孩智能玩具及小家电中也需要大量微小型电机,这些产品大部分是消费类产品。可以预计,微小型电机的市场前景十分诱人。
直线电机
  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无接触运动、噪音低、速度和精度高、控制容易、维护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创新,直线电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日本多摩川、松下、伺服等公司已有直线电机产品,我国浙江大学也已有直线电机产品。世界各大公司都在大力研究开发新产品和开拓应用领域。直线电机也分异步、同步、步进、有刷直流、无刷直流等各种类型。目前已有不少自动化设备中应用直线电机,如高速冲床、高速切削机、卫星天线、磁头驱动器、绘图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电动门等,据有关资料报道,直线电机在直线驱动使用领域无论从整机效率、体积以及控制系统都优于放置电机,是值得加以重视开发生产的新型电机。

打赏 0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4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5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4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6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