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2019年我国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现状分析

2019-07-22 10:127910工业品商城

   我国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主要反映在产品的品种单一、质量差、技术参数低、工艺设备落后、产品种类长年不变和标准的落后(当时只有一个标准JB617)。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实行r改革开放政策,国民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随着经济建设的投入加大,尤其是基础设施和电力能源投入的加大,使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行业开始有了转机,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也极大地刺激了本行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生产厂家大量增加,产品的翻新速度加快,品种增多,产品的标准也在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产品技术性能参数有了明显的提高,工厂的加工工艺及设备有了明显改进,几百家生产厂引进了国外先进数控钣金加工设备,有些工厂还具备了柔性加工线,其钣金加工工艺已达到国际水平。另外,行业中还出现了一批型材和柜体的专业生产厂和电气辅件生产厂。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负责完成电能的控制、保护、测量、转换和分配。由于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深入到生产现场、公共场所、居民住宅等地点,可以说凡是使用电气设备的地方都要配备该设备,我国电能的80%左右都是通过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提供,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发展植根于材料工业、低压电器、加工工艺和设备、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科学技术、生活水平。

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目前,我国的低压配电产品的生产厂家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华北地区,特别是在江浙、广东、福建和京津地区比较集中。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生产能力、产品水平相对来说要高一些。而在西北及东北地区,除个别企业外,总体水平相对来说要差一些。

  目前,我国自行开发的配电设备品种有十几种,有固定面板式、固定分隔式、抽出式、混装式、智能型等,产品设计水平达到了国际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

2 母线槽产品

  母线槽产品的加工生产工艺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所以一般能生产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厂家均能生产母线槽,另外还有一些专门生产母线槽的厂家。

  由于各地区经济情况不同,因此企业分布与产值也有很大的差异,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母线槽生产企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数量也较多。例如: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地,但是由于该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对工厂的工艺、加工设备等的要求也较低,加之投资少、见效快,使生产厂家的实力参差不齐,反映到产品质量上有相当大的差距。总的来说,我国的母线槽产品水平(除个别合资企业外)与国外产品还有不小的差距。

  我国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虽然在产量和产值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产品品种和性能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一方面集中在几类产品之间相互竞争很激烈,另一方面又有一些产品不能生产,国内市场被国外厂商占据。我国低压成套开关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产品格局不够合理。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应该具有多层次、多品种的特点。所谓多层次是指同类产品在技术性能、参数、功能、结构、安装等方面应有高中低的区别,以满足不同行业的使用需要。多品种是指适应不同使用环境的需要,例如:防潮、防尘、防腐、防水等深入现场使用的产品。我国目前能供应的产品绝大多数还是一般环境下使用的产品。具有更高参数的固定间隔式产品,防护等级高以及自动化程度较高、具有多功能的产品基本处于空白;

  (2)企业的独立开发能力差。本行业的特点是生产厂家多,但规模大的少,绝大多数厂家技术力量薄弱,不具备产品的独立开发能力,基本上都是通过行业的技术转让或仿造等方式进行生产。所以,产品类型集中,市场竞争激烈。少数企业虽然有自行开发能力,但由于打开市场的周期长,再加上方方面面的困难,而且一旦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后其他厂能轻而易举地进行仿造而进入市场,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行开发产品的积极性;

  (3)产品质量的差距不大,无名牌产品。为了提高企业的加工和产品质量,不少生产厂引进高精度的钣金加工设备,但在装配工艺、母线加工工艺及设备方面相对比较落后,各企业之间处于同等水平,而且目前国内畅销的几种产品,都有专业型材生产厂、辅件生产厂,甚至是外壳生产厂,不少企业为了缩短生产周期,适应多样化市场的需要,直接购买外壳进行组装。这样,即使有了高精度的钣金加工设备,也很难发挥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产生高质量的名牌产品;

  (4)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本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中使用的材料:

  目前国内由于绝缘材料阻燃性不合格而引起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事故不少。

  绝缘材料制成的零部件绝缘性能差。主要表现在未按工艺要求对其进行绝缘处理影响绝缘性能,或由于在潮湿的情况下使用,绝缘性能明显降低。

  用于防水、防尘,提高防护等级的密封条,由于容易老化,达不到长期使用的目的,一般1~2年即老化变形,达不到长期防水、防尘的目的。

  作为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主要导电体的铜排,由于加工能力、含铜量等原因,经常导致载流量低、发热,从而降低了装置的实际载流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②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中使用的辅件。此类辅件主要指一、二次接插件以及接线端子等。目前我国的一、二次接插件以及接线端子与国外也有不小的差距;

  ③元器件。国产元器件水平、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也是影响我国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质量的重要原因。


打赏 0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4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5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4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6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