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人形机器人”驶入快车道:中国机器人产业“破晓”时刻已至

2025-09-23 09:4750工业品商城

 在人工智能浪潮奔涌、科技创新日益加速的当下,机器人产业正迎来一个激动人心的“破晓”时刻。从率先爆发的工业机器人,到正迅速崛起的服务机器人,再到引领未来想象空间的人形机器人,都预示着一个由机器人深度参与的多元化时代正加速到来。多重利好因素的汇聚,正将机器人行业推向爆发式增长的新高度。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引领,点燃产业想象空间

 近日,在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特斯拉不仅展示了其汽车同源技术的先进性,更以一款能够进行高精度自然行走和操作机械装置的人形机器人,惊艳了全场。这款机器人的高效表现,不仅印证了其技术实力,更点燃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潜力的无限想象。

 与目前已广泛应用的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相比,人形机器人以其更接近人类的形态和交互方式,能够更自然地融入人类社会,为工作、生活、交流提供多样化支持。沪上某私募基金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技术迭代趋势看,机器人产业已临近‘破晓’时刻。”随着智能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和成本的逐步降低,人形机器人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实现爆发式增长,成为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之后,引领下一个科技革命的重要力量。

政策强力驱动,为产业发展注入“定心丸”

 敏锐捕捉到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势头,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也如期而至,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10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规划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清晰蓝图:

• 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并确保核心部组件的安全有效供给。

• 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将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紧随其后,11月21日,“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成立大会暨标准化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举措将有力地加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布局,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快速推进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

市场持续高速增长,机构积极布局

 资本市场的嗅觉总是最为敏锐。今年以来,多只机器人相关主题基金的成立,以及ETF产品的大规模净申购,都充分表明了机构投资者对机器人产业的强烈看好。

 长城证券研报显示,我国机器人市场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174亿美元,同比增长22.54%。从2017年至2022年,年化复合增长率超过20%。长城证券分析师荣泽宇指出,人形机器人凭借其形态和功能优势,随着智能化、自主化运动能力的提升,有望在下一个十年出现爆发式增长。

 博时基金首席投资官曾鹏也表示,当前中国科技行业已进入产业生命周期和企业经营周期共振的阶段,是布局科技创新板块的绝佳时机,而机器人正是其中的重要方向。Choice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来,机构对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的调研量高达235批次,显示出资本对该领域的深度关注和积极布局。

未来展望:智能化、自主化与全球竞争力

 “5G+工业互联网”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而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进展,则赋予了机器人更强的“智慧”。未来,人形机器人将不仅仅是简单的执行工具,更将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智能伙伴,在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公共服务、医疗康复、教育娱乐等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持续下降,人形机器人将有望从“概念”走向“大众”,实现规模化应用。中国政府的政策引导和产业界的积极投入,正为这场“破晓”时刻的到来奠定坚实基础。从技术创新到标准建立,从产业链协同到资本布局,中国机器人产业正以昂扬的姿态,朝着智能化、自主化、全球领先的目标迈进,值得期待。


打赏 0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3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2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5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