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东莞“链”动未来:以创新驱动,开启制造强市新征程

2025-09-23 09:2150工业品商城

 在全球产业格局深刻变革的时代浪潮中,新型工业化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制造业的面貌。其核心在于创新发展,更在于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全创新链的协同贯通与系统性技术突破。作为制造业重镇,广东正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提出要聚焦体系塑造,推动制造业实现结构性调整、系统性优化和整体性跃升。在这场关乎未来发展的宏大叙事中,东莞,这座拥有高度完整制造业体系的城市,正担当起更为重要的使命。

“链式”创新:补强东莞制造的“智慧骨骼”

 东莞,作为拥有34个行业、6万多种产品的“制造业百科全书”,正面临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要真正发力新型工业化,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是关键。通过催生新的大企业、大产业,不断增强工业发展的后劲,并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借助技术突破、模式创新和市场拓展,持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从而形成新的增长引擎。

 这份数据描绘了东莞在创新上的蓬勃活力:2022年,其过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超过一半(52.4%)的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更是突破9000家,位居全省地级市前列;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0%,紧随行业前沿城市。目前,新材料、新型储能、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东莞已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正经历深度调整。东莞发达的制造业网络中,“链式创新”已变得至关重要。通过紧密依托科技创新,加速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以“链式”创新为核心,与融合集群发展深度结合,东莞能够有效地补强产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突破关键技术难点。这不仅契合了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现阶段需求,更能有力地推动东莞制造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

数实融合:重塑竞争优势的新引擎

 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支撑,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顺应这一趋势,东莞正积极进行产业基础再造,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深度迈进。

 数实融合,作为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和企业治理运营模式深刻变革的关键力量,正为东莞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可以说,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东莞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抓手。令人振奋的是,目前东莞已有超过9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启动了数字化转型工作,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70%,展现了企业对拥抱数字化的积极性和决心。

 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的许恒昌先生指出,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者,企业正通过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加速转变生产方式、业务形态、商业模式乃至创新范式。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效率与质量,更显著增强了产业发展的韧性。

展望未来:创新引领,智造升级

 东莞正以前瞻性的战略布局,积极拥抱新型工业化。通过深化“链式”创新,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并以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抓手,这座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重塑其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这不仅是自身的转型升级,更是为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贡献“东莞智慧”和“东莞方案”的关键一步。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东莞正以其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和不懈的创新精神,为“制造强市”的宏伟目标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打赏 0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3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2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5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