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正以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坚实的行动力,成为中国智能制造的璀璨明珠。在即将到来的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前夕,南京的“智造”图景再次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智能示范工厂的创新实践,正是南京智能制造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埃斯顿智能示范工厂:机器人的“无人化”装配新境界
在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业机器人智能示范工厂,生产流程的智能化达到了令人瞩目的水平。当生产订单下达,信息系统立即将物料精准推送至生产线前端。AGV(自动导引运输车)将物料高效运送至各个工位,由机械手将其安装到指定位置,随后,精密的拧紧机器人负责最后一个环节——拧紧。
更令人称道的是,针对机器人本体的总装工序,埃斯顿大胆采用了“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的模式,实现了关键环节的装配“无人化”,彻底颠覆了传统制造的模式,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精度。
数量与质量并举:南京智能制造的坚实积淀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南京已累计拥有7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并成功入选12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专项。在此基础上,还打造了27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133家省级智能车间。这一系列成就,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长,更反映出智能制造理念、技术在南京乃至更广阔区域的深入推广和应用。
示范引领,链式赋能:智能制造的“溢出效应”
示范工厂的成功并非孤立存在,它们更是加速智能制造理念和技术向产业链上下游普及的强大“发动机”。
• 南瑞继保: 充分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视觉检测、5G通信等前沿技术,实现了从元器件入厂到产品出厂试验的全过程智能化。其创新性的柔性智能制造模式,在人机协同制造、智能仓储、精准配送、车间智能排产、质量精准追溯、在线运行监测等多个场景,已被其上下游的11家供应商借鉴和应用,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 中车浦镇: 在其数字化研发体系中,工艺设计人员能够通过交互式定义和分析产品的装配工艺过程,使得装配人员能够更直观、准确、高效地完成装配任务,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效益显著:埃斯顿的“智造”答卷
埃斯顿建设工业机器人智能示范工厂的成效是显著的。该示范工厂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年产机器人本体9000台和工程配套设备6000套的生产能力。具体而言,有望实现生产效率提高57.5%,综合运营成本降低21.7%,产品升级周期缩短35.8%,以及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1.4%。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智能制造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南京:以“五大举措”构筑智能制造新高地
近年来,南京始终将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作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顺势而为,全面推动制造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1. 培育服务机构,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 南京市工信局面向全市征集遴选了90家智能改造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聚焦智能装备及自动化产线、工业软件等8个方向,为企业提供一揽子全栈式系统解决方案。
2. 招引头部企业,构建产业生态: 积极对外招引华润数科、国机数科等大型央企,以及字节跳动等国内数字化转型头部企业落户南京,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
3. 分梯度建平台,赋能数实融合: 引导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加大智能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并着力推动供需两端精准对接与合作。
4. 紧盯关键环节,推动全面数字化: 指导企业协同推进“财务、办公、人力资源”等管理环节的数字化,以及“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营销服务”等业务环节的数字化。
5. 消除顾虑,激发转型动力:
1. 算“经济账”: 帮助企业清晰认识转型带来的长远经济效益,激发企业“愿转”的动力。
2. 壮大供给: 积极壮大软硬件、人才和科技服务供给,让企业“会转”。
3. 整合合力: 整合发挥政府、服务商、企业三方合力,为企业创造“敢转”的环境。
世界大会“东风”劲吹,南京“智造”扬帆远航
自2016年以来,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已在南京连续成功举办了7届。借助这一“东风”,南京正全力推动传统产业企业利用数字化技术“老树发新芽”,同时,也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高水平起步,实现“新枝成大树”。智能制造已然成为南京制造业企业驰骋市场的“利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正在南京掀起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热潮。未来,南京的“智造”力量必将继续壮大,为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南京智慧和南京方案。
工业的“新脉搏”:当机器人遇上智能,中国制造的“黑科技”力量
在追求尖端科技的浪潮中,智能机器人早已不再是科幻电影的专利,它们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早在家居场景的概念普及之前,它们早已隐匿于庞大而精密的制造车间,成为驱动现代工业高效运转的核心力量。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制造业,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的逐年攀升,那些对精度要求苛刻、
0评论2025-09-263
工业的“神经末梢”:探秘赋能智能未来的传感器技术
当我们谈论如火如荼的工业 4.0 时代,那些驱动着生产线高效运转、让企业迈向智能化的“幕后英雄”是谁?答案是:工业传感器技术。它们如同工业巨轮上敏锐而不知疲倦的“神经末梢”,不断感知、测量、反馈着生产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基石。此刻,让我们一同深入工业传感器的世界,解码它们如何引
0评论2025-09-262
工业巨轮的“智慧之眼”:现场仪表,洞悉生产的每一个节拍
早期的工业生产,依靠的是经验和最直观的感官。然而,随着生产的复杂度提升,对数据精度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于是,传感器应运而生,它们是物理感受世界的触角,能够将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千变万化的物理量,转化为可被解读的信号。随后,变送器如同尽职的信使,将这些原始信号转换为统一、标准的电信号,就像将不同语言
0评论2025-09-261
工业气体融资“新动向”与专利“硬实力”:解锁国产替代广阔前景
工业气体作为典型的“高精尖”产业,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对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直接而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风险资本,也正逐渐将目光投向实体投资领域,为工业气体产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风险资本的“精准滴灌”:看重协同价值与长期回报工业气体产业的融资事件呈现出一些鲜明
0评论2025-09-244
工业气体需求结构革新:从传统巨头到新兴“明星”的全面进化
工业气体作为现代产业的“血液”,其需求结构的优化与变迁,深刻映照出国民经济发展重心和技术革新方向的演变。从传统的金属冶炼、化工能源领域,到当前炙手可热的锂电、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工业气体的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为不同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电子特气:驱动高端制造的“尖刀利器”,国产化进程提速在日新
0评论2025-09-2415
工业的“血液”:千亿级市场浪潮中的中国工业气体产业
工业气体,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在现代工业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角落,为各类生产活动提供关键支持。根据应用领域和纯度要求,工业气体主要被划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两大类。工业气体的“家族光谱”:从“血液”到“特种兵”1. 大宗气体:工业的基石大宗气体指的是纯度要求在5N(99.
0评论2025-09-245
金融活水涌动,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多地联动,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迎来一轮金融政策的强劲“红利期”。从国家层面的战略指引,到地方政府的细化落地,再到金融机构的创新实践,一项项政策措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聚焦服务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其绿色低碳发展和提升金融产品供给的适配度,为建设制造强国注入不竭动力。政策“组合拳”重塑金融服务格局:精准滴灌,支
0评论2025-09-245
金融活水润泽实体:制造业贷款大幅跃升,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当前,一场由金融政策强力发起的“红利潮”正席卷中国制造业,为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记者从多地监管部门及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到,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持续攀升,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态势。这背后,是国家层面持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将更多金融资源导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
0评论2025-09-246
深圳“工业第一城”的增长引擎:龙岗区以先进制造业筑牢“深”基
深圳,这座以科技创新闻名世界的城市,如今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实力,首次荣登“中国工业第一城”的宝座。2022年,深圳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全部工业增加值上双双夺冠,“工业”二字当之无愧地成为深圳GDP增长的主要功臣。而在这场辉煌的工业发展浪潮中,龙岗区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深圳“工业第一城”背后不可忽视
0评论2025-09-242
国际标准引领,中国智能制造迈向“智胜未来”
近日,在风景秀丽的南京,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专家委)2023年度会议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国际标准化引领智能制造新发展”为鲜明主题,汇聚了来自智能制造前沿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共计120余人,共商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的发展大计。会议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
0评论2025-0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