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工业软件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云化、平台化、生态化已成为行业共识,而工业APP作为新的发展形态,正加速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本文将深入探讨工业软件的发展趋势,以及工业APP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应用是核心:工业软件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工业软件作为体现产品差异化的关键,其应用是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入,为工业软件带来了无限的创新可能,正加速推动工业软件的智能化、云端化升级。
四大发展趋势:迎接工业软件的新时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指出,工业软件正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预示着其未来发展方向:
云端与设备端融合: 工业软件的部署方式正从企业内部转移到外部,从企业内部部署转向私有云、公有云以及混合云。
订阅模式取代许可证: 工业软件正从销售许可证转向订阅模式,更灵活、更具成本效益。工业软件解构为工业APP,软件架构从紧耦合转向松耦合,走向组件化、平台化、服务化,体现为PaaS (平台即服务) + SaaS (软件即服务) 的结合。强大的PaaS平台是工业软件向云模式成功转型的关键。
开放与开源: 工业软件的开发环境已经从封闭、专用的平台走向开放和开源平台。
移动端崛起: 工业软件的运行平台从PC转向移动端。 很多工业软件开发商选择了基于H5来开发适应Windows和多种移动操作系统的软件。
云化四重境界:工业软件云化的演进路径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宝刚将工业软件云化分为四种不同的发展阶段:
部署型云化: 传统工业软件在云服务器上部署,供用户调用。
简单改造型云化: 传统工业软件进行租户隔离、界面轻量化等简单改造。
重构型云化: 基于云、智、大、物、移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工业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对传统工业软件进行创新性重构。
云原生型工业APP: 基于云原生技术架构,利用统一的技术平台、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智能中台等开发的新型工业应用软件(即工业APP)。
未来的云化工业软件,将主要指的是工业APP,其核心在于利用云原生技术架构,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
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的沃土与驱动力
工业APP的蓬勃发展是工业软件云化、平台化和生态化的重要体现。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APP的显性驱动力,也是其发展的基石。
紫光云工业互联网首席架构师李大斌阐述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工业APP之间的关系:
互为促进:工业APP源自平台,服务于企业用户,是工业互联网平台价值的体现。平台需要为开发者提供支撑环境,各类模型组件,各类工业知识;反过来,工业APP会推动平台功能的完善,并提出相关的技术要求。
模块化开发与组装: 工业APP改变了传统工业软件的开发模式,演变为模块化的开发、平台化的管理、工业APP的组装,再到企业应用和市场推广的网状格局,这对开发协同环境、知识能力的积累、分层次的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分布式发展趋势: 工业APP需要私有化部署、低成本有成效且易用易操作的平台。 因此,工业互联网平台需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如支持微服务架构,场景化的建模工具,容器化的部署能力,以及云技术的应用整合。 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朝着分布式的模式发展,从工业IaaS层赋能平台及工业APP的发展。
发展建议:推动工业APP的健康发展
杨宝刚还提出了推动云化工业软件(即工业APP)发展的三点建议:
价值导向: 关注业务价值,不断探索云化工业软件适用的重点业务领域和成功经验。
标准互联互通: 研制和推广云化工业软件互联互通标准,促进云化工业软件的汇集,形成一体化而非烟囱式的云化工业软件技术产品体系。
应用测试与安全: 开展软件应用的测试验证、状态监测,实现放心买、放心用。重视工业APP开发安全以及应用安全问题。
展望未来:构建智能制造新生态
工业软件的云化、平台化、生态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工业APP是实现这一趋势的关键载体。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工业软件将更加智能、高效、灵活。
深化应用: 工业APP将深入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
赋能中小企业: 云化、平台化模式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推动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协同创新: 开放的生态系统将促进行业内的协同创新,加速技术进步和应用落地。
可以预见,以工业APP为核心的云端智造新生态,将驱动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为构建智能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工业软件行业将在云化、平台化、生态化的浪潮中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