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机器人进入3.0时代,“人机共融”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趋势。协作机器人作为这一变革的重要代表,凭借其智能化、协作化、数字化的特性,正迅速崛起,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带来了商业模式的革新。 本文将深入探讨协作机器人的技术优势、市场潜力,以及国产机器人品牌在全球市场中的崛起之路。
2. 协作机器人的技术优势与市场潜力
协作机器人相较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在技术上具备显著优势:
技术差距小: 在表面力感知、关节力矩传感器、电流估算力反馈模型、3D视觉等关键技术领域,国内外技术水平差距微小,这为国内厂商提供了超越的机会。
市场潜力巨大: 协作机器人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 市场研究机构ABI Research预测,2020年至2030年间,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2.5%,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80亿美元。
3. 国产协作机器人的崛起:技术、市场双驱动
国产协作机器人品牌正在崛起,正在重塑全球市场格局:
国产替代加速: 虽然丹麦优傲机器人仍然占据领先地位,但在中国市场,遨博、节卡、艾利特、珞石、中科新松等国产品牌已占据超过70%的市场份额。
出海战略: 国内厂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例如:
节卡机器人在日本设有技术中心及海外事业部。
遨博在北京设有研发中心和专门的海外业务部门,积极开拓欧洲、北美市场。
艾利特、大族机器人、珞石机器人等也设立了海外办事处。
引领全球节奏:
2022年上半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增速远高于整体市场平均增速,同比增长达22.2%。
国产协作机器人的技术进步,叠加积极的市场策略,正在冲击外资品牌,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4. 资本青睐:协作机器人领域的投资热潮
协作机器人已成为机器人行业最受关注的细分领域, 资本市场对其发展前景表达了极大的肯定:
融资额度高: 今年上半年,机器人行业整体融资额约120亿元,其中协作机器人领域融资额高达40亿元。
头部企业融资: 节卡机器人完成近10亿元D轮融资,艾利特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珞石机器人完成4亿元战略融资,凸显了市场对协作机器人的信心。
5. 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自动化需求与劳动力短缺
中国市场对协作机器人的需求,源于以下两个关键因素:
效率驱动: 制造业对效率的极致追求,推动着协作机器人的广泛应用。
劳动力短缺: 全球制造业普遍面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尤其是在中国,普工和高技能人才都存在缺口。 协作机器人能够代替繁琐、危险、重复的劳动,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员工的工作体验,从而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
6. 未来展望
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优傲公司等行业巨头预计,2023年中国及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将持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协作机器人作为“人机共融”的重要载体,将在未来的工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meta Description(搜索摘要)
协作机器人,工业3.0时代的“人机共融”新势力。本文深入分析协作机器人的技术优势、市场潜力,以及国产机器人在全球市场的崛起。探讨市场驱动因素与未来发展趋势,为你揭示机器人行业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