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孤东采油厂:优化下泵深度 降耗又节能

2024-04-28 09:26350工业品商城

     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在我们厂共计1505口机采井中,平均动液面达到480米之深,平均泵挂深度也高达945米,平均沉没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65米,而平均泵效则维持在60.5%的较高水平。理论上来说,只要平均沉没度超过200米,便足以确保油井的正常生产,这无疑意味着我们拥有巨大的挖掘潜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下泵深度治理的整体质量,孤东厂始终坚守着设计优化、工况管理以及液面测定的同步协调原则,使得治理工作能够有序地、全面地推进,从而使作业调整下泵深度实现了科学化与规范化。对于正在正常运行的油井,我们在工况优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紧密追踪油井生产动态,适时调整生产参数,平衡供排关系,以保持油井沉没度处于合理范围内。自今年以来,我们已经成功实施了165次调整泵挂深度的作业,优化了下泵深度,平均泵挂深度上升了150米,泵效提高了6.5%,平均单耗降低了15千瓦时/天,实现了降耗、节能及油井增寿的“一箭三雕”。

    孤东采油厂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各基层队伍均已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任务和目标,将节能节水挖潜指标逐层分解至班组乃至个人,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滴水、每一升油、每一团棉纱做起,加强对资源节约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资源节约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并完善节能节水检查考核制度,将节能降耗指标纳入基层队伍的重要经营业绩指标进行考核,严格执行考核标准,奖惩分明。同时,我们还加大了设备能耗水平检测工作的力度,建立了低效、高能耗的工艺和设备退出机制。通过实施ABC分类管理,对能耗较大、能耗指标偏高的设备实行重点管理,将耗能过高的设备逐步淘汰。

    我们厂加大了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和应用推广的力度。先后引进了变频器等节能设备200余台(套),进行了多项节能技术改造,建立了5个节电节水示范区。通过优化油井生产参数,调整“五率一线”等措施,显著增强了油井节电效果。

    面对注汽锅炉热效率下降的难题,我们的QC小组成员对锅炉风门开度、油阀开度、燃油压力三个关键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找到了三者之间的最佳配合方式。通过优化注汽操作参数,我们成功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注汽锅炉热效率由原先的不足82%提升至84.6%以上。

    “节约如同用针尖挑起土壤,浪费则如水流沙。”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一滴油、一团棉纱……这些看似微小的事物,究竟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呢?孤东厂在全员参与的节约节能活动中不断创新,激发员工为节约献计献策,从细节着手,将身边的节约小事养成习惯,由此取得的节能降耗成果也是相当可观的。

   “精巧策略”——尽管小技巧低调,却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我们有幸邀请到团队成员王来庆(Liqin Wang)来分享他对于节约能源的独特理解和实践经验。据他所述,他们所在的站点所有注聚泵均配备了高效环保的变频器。虽然人们普遍了解变频器能够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然而具体为何能产生这样的节能效果,以及如何巧妙运用以达到更大的节能效应却并非人人皆知。在起初的思考过程中,他对此也感到疑惑重重。最终,他通过咨询专业技术人员并且使用钳形电流表进行了多次实验测量,观察分析了注入泵在不同频率运行情况下的注聚泵电机电流和注聚泵流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当注入泵以低频运行时,其能耗明显较高,尤其是低于每分钟20次旋转的时候,能耗更是居高不下;而在每分钟35至45次旋转的区间内,能耗则降至最低,两者之间的能耗差距高达0.8千瓦时/立方米。在技术专家的悉心指导下,他严格遵循注聚井配注原则,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对注入泵的变频器运行参数进行了精细调整。对于欠注井,他采取了与备用泵联合注入的方式,有效缩短了低频联合注入的时间,使注入泵尽可能地保持在每分钟35至45次旋转的最佳工作状态,从而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按照这个“精巧策略”进行操作,预计每年可以节省大约1.5万千瓦时的电力资源。

打赏 0
韧性供应链的崛起: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智慧与策略
在错综复杂的全球产业版图中,供应链的演进从未止步。过往,我们或许习惯于两种极端的视角:一种是“速战论”,对于攻坚任务设定了看似宏伟的3年或5年期限,期望在短期内实现国产替代的飞跃。然而,这种“速战”模式往往脱离实际,尽管部分领域因政策扶持而看到曙光,但深厚的根基与长远的创新尚需时日。更何况,单一的“独

0评论2025-09-308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中国路径:从“大”到“强”的赋能之道
自2017年以来,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蓬勃发展,规模持续扩张,已涌现出超过240家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平台,更有50家国家级“双跨”平台领跑行业。与国际巨头相比,中国平台产业的一大特色是以制造企业为核心驱动力,约占半壁江山,这赋予了我们在资源整合与数据应用上的独特优势。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技术与产品能

0评论2025-09-303

智慧赋能,万物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深度重塑价值链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一个关键的角色正在悄然崛起并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面貌——这就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它不再仅仅是提供技术工具的婢,更正在演变成汇聚、整合、赋能各类商业资源的强大引擎。全球范围内,平台产业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蓬勃发展,尤其是在那些自动化基础深厚、工业软件实力强大的地区,我们看到了技

0评论2025-09-305

智慧涌动:人形机器人浪潮重塑未来产业图景,2024年迈向爆发元年?
当冰冷的机械臂开始展现出温暖的灵动,当冰冷的金属軀体内涌动着学习与交互的智慧,人形机器人,这个曾经只活跃于科幻作品中的概念,正以惊人的速度奔涌而来,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2023年末至2024年初,一股强劲的“人形机器人热”席卷了科技产业,其蓬勃的生命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驱动着相关产业链的加速革新与市

0评论2025-09-305

商业银行服务制造业升级的路径探索:组织治理、数字转型与金融创新
随着中国制造业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后工业化大背景下的产业升级已成为国家战略核心。这一转型,意味着商业银行也必须在产品、服务创新之外,全面深化体系变革,包括公司治理、数字化管理、投行业务和金融产品创新。只有系统性地推进,银行才能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一、公司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塑

0评论2025-09-305

产业升级引发金融需求变化:商业银行的路径依赖与创新升级
在后工业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迎来了以“服务化、数字化、低碳化和高端化”为核心的四大发展趋势。这一系列变革,不仅推动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也引发了对金融服务全新的需求。然而,长期路径依赖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如何适应新兴产业需求、突破传统金融模式的严峻挑战。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四大趋势随着经济向高质量

0评论2025-09-303

后工业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与产业体系重塑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快速工业化发展,中国已成功实现从传统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凭借庞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体系,中国在全球产业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如今,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和技术革新不断推进,国家正逐步迈入后工业化阶段,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一、中国正式步入后工业化时代的特征虽然“后

0评论2025-09-303

制造业升级新纪元:金融体系如何赋能中国经济的未来
中国经济的蓬勃崛起,很大程度上可归功于其强大的制造业根基。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庞大的产值和完整的产业链条,是其核心竞争力的生动体现。回顾过去,劳动力的充裕、开放的经济政策、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金融体系的有力支持,共同铸就了这一辉煌。其中,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服务体系,在推动工业化进程和资本

0评论2025-09-303

中国产业数字化:现状、挑战与发展之道
随着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数字化成为最显著也是最深刻的变革之一。平台经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共同构成了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那么,与传统经济相比,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如何?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又该如何有效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

0评论2025-09-297

中国产业数字化:现状、挑战与发展之道
随着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数字化成为最显著也是最深刻的变革之一。平台经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共同构成了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那么,与传统经济相比,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如何?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又该如何有效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

0评论2025-0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