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中国路径:从“大”到“强”的赋能之道

2025-09-30 10:4630工业品商城

 自2017年以来,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蓬勃发展,规模持续扩张,已涌现出超过240家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平台,更有50家国家级“双跨”平台领跑行业。与国际巨头相比,中国平台产业的一大特色是以制造企业为核心驱动力,约占半壁江山,这赋予了我们在资源整合与数据应用上的独特优势。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技术与产品能力的打磨上,仍需加深。面向未来,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正踏上“由大变强”的关键转型之路,**“底座赋能+工具提升+市场牵引”**的生态化发展策略,将成为释放中国基础禀赋优势、加速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一、 ICT企业:“底座赋能”,夯实云原生基石

 鼓励信息通信技术(ICT)企业加大在平台“底座”能力上的投入,是加速应用创新的关键。通过全面提升平台的开放框架、工业数据模型管理中间件、低代码开发工具等基础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工业APP的云原生开发成本,从而吸引更多第三方服务商,聚合蓬勃的生态活力。

• 华为:数据模型驱动引擎(DME) 创新性地将工业物理资产与业务对象抽象为简洁的元模型,构建精密的模型关联关系,实现实例数据的深度内聚。这一技术显著提升了云原生开发效率,最高可达9倍以上,并已成功支撑从产品设计到供应链管理的30余款云原生应用。

• 阿里:AliOS Things 物联网操作系统 提供了强大的操作系统内核与协同框架,确保平台与设备间的实时互联。它还支持运行各类第三方开发的云原生生产管理软件,如同类设备预测性维护、远程控制及智能分析等,为工业生产注入智能化与自动化。

二、 制造企业:“工具提升”,打造核心竞争力

 支持制造企业深耕“工具提升”,是实现平台产业由大变强的另一重要支柱。这要求企业持续沉淀积累行业业务与机理知识,加速“数据+机理”模型的融合,集中攻关平台关键技术工具产品,最终打造出在行业、区域乃至特定领域内具有“撒手锏”级别的工业APP,实现深度赋能。

• 美云智数:构建全价值链SaaS服务能力 依托其深厚的“三个一代”、“T+3”、MBS、美云销、五数五智、C2M等制造知识体系,成功研发出仿真MES、PLM、SRM、GPM、IAM、APS等一系列工业软件套件。通过持续迭代4个中台与5个工具/子平台,美云智数已构建起覆盖制造业全价值链的云端SaaS化服务能力。

• 天瑞信科:融合知识,赋能自动化与能源领域凭借在建材、煤化工、钢铁行业的丰富经验,天瑞信科成功融合了多维数据、信息与知识,训练出强大的多模态大模型。该模型在工业自动化、制造业及能源等领域,能够实现工厂设备运行状态的精准监测、故障预测、异常检测,以及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与实时监控,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与安全性。

三、 电商企业:“市场牵引”,拓展商业价值边界

 引导电商企业聚焦“市场牵引”,旨在充分整合制造企业的订单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向下延伸布局轻量化SaaS业务工具服务。这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服务模式创新、供应链物流优化以及金融等商业增值服务的深度融合。

• 致景科技:打通纺织服装全产业链 依托“百布”、“全布”及“天工”平台,致景科技成功连接了纺织服装行业的全产业链。在此基础上,叠加IoT、MES等轻量化工具服务能力,通过“大数据+AI+智能硬件”的组合拳,实现了产业链的精准对接与柔性生产。目前,该平台已汇聚逾2万家采购商,服务8000余家织厂,连接超过60万台织机。

• 京东:助力供应链效率提升与柔性制造 京东凭借其对需求侧的深刻洞察能力与强大的市场影响力,通过 C2M 反向定制、京采云、工业质检、能碳管理、数字仓库、一物一码、京备云等一系列贯穿供应链全环节的产品和服务,极大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的效率,有力拉动了产销协同与柔性制造的实现。

迈向未来:产品化与智能化升级

 随着全球平台产业进入规模化扩张的新阶段,技术产品能力正日益成为塑造平台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国际巨头凭借先发优势和扎实的产品基础,已在全球市场确立领先地位。而中国平台产业正处于从数量增长迈向**“量质并举”**的关键转型期。规范平台发展,提升产品能力,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

 我们坚信,通过激发ICT企业、制造企业、电商企业等多元主体的生态合力,将有望构建起**“数据资源”与“技术工具”的优化迭代闭环**,从而加速平台的产品化进程。展望未来,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与工业机理、人工智能实现更深度的融合,迎来技术产品能力的全面升级,为中国制造业的现代化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打赏 0
韧性供应链的崛起: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智慧与策略
在错综复杂的全球产业版图中,供应链的演进从未止步。过往,我们或许习惯于两种极端的视角:一种是“速战论”,对于攻坚任务设定了看似宏伟的3年或5年期限,期望在短期内实现国产替代的飞跃。然而,这种“速战”模式往往脱离实际,尽管部分领域因政策扶持而看到曙光,但深厚的根基与长远的创新尚需时日。更何况,单一的“独

0评论2025-09-308

智慧赋能,万物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深度重塑价值链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一个关键的角色正在悄然崛起并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面貌——这就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它不再仅仅是提供技术工具的婢,更正在演变成汇聚、整合、赋能各类商业资源的强大引擎。全球范围内,平台产业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蓬勃发展,尤其是在那些自动化基础深厚、工业软件实力强大的地区,我们看到了技

0评论2025-09-305

智慧涌动:人形机器人浪潮重塑未来产业图景,2024年迈向爆发元年?
当冰冷的机械臂开始展现出温暖的灵动,当冰冷的金属軀体内涌动着学习与交互的智慧,人形机器人,这个曾经只活跃于科幻作品中的概念,正以惊人的速度奔涌而来,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2023年末至2024年初,一股强劲的“人形机器人热”席卷了科技产业,其蓬勃的生命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驱动着相关产业链的加速革新与市

0评论2025-09-305

商业银行服务制造业升级的路径探索:组织治理、数字转型与金融创新
随着中国制造业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后工业化大背景下的产业升级已成为国家战略核心。这一转型,意味着商业银行也必须在产品、服务创新之外,全面深化体系变革,包括公司治理、数字化管理、投行业务和金融产品创新。只有系统性地推进,银行才能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一、公司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塑

0评论2025-09-305

产业升级引发金融需求变化:商业银行的路径依赖与创新升级
在后工业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迎来了以“服务化、数字化、低碳化和高端化”为核心的四大发展趋势。这一系列变革,不仅推动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也引发了对金融服务全新的需求。然而,长期路径依赖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如何适应新兴产业需求、突破传统金融模式的严峻挑战。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四大趋势随着经济向高质量

0评论2025-09-303

后工业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与产业体系重塑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快速工业化发展,中国已成功实现从传统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凭借庞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体系,中国在全球产业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如今,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和技术革新不断推进,国家正逐步迈入后工业化阶段,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一、中国正式步入后工业化时代的特征虽然“后

0评论2025-09-303

制造业升级新纪元:金融体系如何赋能中国经济的未来
中国经济的蓬勃崛起,很大程度上可归功于其强大的制造业根基。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庞大的产值和完整的产业链条,是其核心竞争力的生动体现。回顾过去,劳动力的充裕、开放的经济政策、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金融体系的有力支持,共同铸就了这一辉煌。其中,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服务体系,在推动工业化进程和资本

0评论2025-09-303

中国产业数字化:现状、挑战与发展之道
随着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数字化成为最显著也是最深刻的变革之一。平台经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共同构成了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那么,与传统经济相比,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如何?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又该如何有效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

0评论2025-09-298

中国产业数字化:现状、挑战与发展之道
随着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数字化成为最显著也是最深刻的变革之一。平台经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共同构成了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那么,与传统经济相比,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如何?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又该如何有效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

0评论2025-0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