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物联网不是技术幻想,而是另一场技术“革命”

2023-08-22 10:345920工业品商城

   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让新一代IT技术全面应用于各行各业。 具体来说,传感器被嵌入和装备在电网、铁路、桥梁、隧道、道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型、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普遍连接起来,形成所谓的“物联网”。 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相结合,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融合。

  第三次信息化引发的“智慧”浪潮,正在为我们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和生活梦想开辟广阔的空间。 智慧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

  去医院看病的人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面对医生处方上别致的“草书”,不知道如何吃药; 多个医生很难统一对同一疾病的各种解释,无法为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做出决定。 判断……虽然为了解决长期困扰人们的“看病难”问题,各地医疗机构、医院都在大力投入电子健康档案和信息集成平台的建设, 希望能够实现各个地区不同医院之间的信息对接,让人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医疗资源,而不必担心社区医院的治疗能力有限,无法转诊大医院。 然而,没有规范的医学术语,一切都显得“水中月,镜中花”。

  面对医院,甚至医院与卫生局的合作模式时,IBM往往首先直接帮助他们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和临床信息整合信息平台。 广东省中医院就是一个例子。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瑰宝。 然而,中医与现代西医在基础理论、诊断过程、治疗机制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中医从功能和现象的角度认识生命和疾病的规律。 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离不开临床实践。 以往的中医研究主要依靠经验的积累,在大量原始病例和临床观察的过程中记录有用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重组、融合和利用。 目前实现这一过程的方法大多是记录在纸上,而重组则是通过大脑记录。 然后医生将感知和记录的结果在实践中升华。 缺乏符合现代生物医学的理论模型和解释。 这已成为制约中医药发展、普及和国际化的客观问题。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分析数据和知识,总结中医药规律,再结合医学专家的理论阐释,形成医学发现、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可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与中医药的融合。 其他医学理论,加快科学研究。

  然而,中医临床科学研究的综合平台是多个新兴学科在信息技术研究和医学创新方法论方面的重叠。 一些重要的技术挑战需要跨学科合作和探索,如:中医术语的形式化表达、标准术语与书面术语的临床制图与整合、大型术语处理平台和术语服务的发布等; 海量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对计算性能带来的挑战,以及各种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有效性和效率差异,需要找到适合中医药和中医药特点的知识发现框架。 对知识进行建模; 涉及的相关技术还包括分布式科研数据采集与共享网络架构、海量病历存储技术、异构数据集成、数据服务发布、中医科研数据共享中的数据安全等。

  IBM为广东省中医院在临床信息管理和基础数据应用方面引入了开放标准框架下的信息集成技术,支持医院信息共享和基础互操作的基本业务模式,并在共享区域上具有可扩展性。 健康记录。 该项目将帮助医院解决复杂的临床信息集成问题,将中医历史积淀中的科学内涵转化为现代人能够理解的语言,便于他人掌握、继承和应用,提高医院的诊疗能力。 重复利用临床信息。 同时,通过平台实现主院和分院的信息共享,提高了医院辐射区域医疗信息的应用和共享服务能力。 这套支持临床诊断、教学科研、质量管理的信息集成综合解决方案(CHAS)成为区域医疗领域建设的重大突破。

  足不出户就能照料农田、操作拖拉机干活,这并不是科幻电影里才有的事情,而是美国一些农场利用无线互联网进行农业生产的场景。

  几年前,美国佐治亚州的一些农场已经使用了与无线互联网相匹配的远程视频系统和GPS定位系统,以及分别用于监控蔬菜包装和灌溉的系统。 伊利诺伊大学的专家最近测试了无人驾驶拖拉机。 该拖拉机配备电子地图和GPS信号接收器。 测试时,人们可以坐在屋内,通过无线互联网远程控制拖拉机的操纵杆,使拖拉机自动工作。 虽然目前这种拖拉机不太好用,一旦失控,可能会撞到人,但专家认为它潜力巨大。 未来,预计小型无人拖拉机编队将取代目前在田间作业的大型拖拉机。

  研究人员表示,美国内陆的一些地区仍然主要依靠拨号上网。 但如果无线互联网能够在这些地区普及,有望实现家庭水泵、畜栏的远程控制,以及土壤湿度传感器、天气传感器等农业设备的控制。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可以放置在植物叶子上的智能微芯片。 当植物需要水时,它们会将需求信息发送到农民的手机上。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节水、省时、省钱,每年还可以为农民节省开支。

帮助开发这项技术的科学研究公司总裁理查德·斯通纳(Richard Stoner)表示:“这种智能微芯片类似于夹式耳环,比邮票还薄,贴在植物叶子上。知道植物何时需要水。”

  美国的某些地区降雨量规律且充足,但该技术可能不适用。 但在美国西部,大部分水来自含水层,需要节约用水,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每年节省数十万美元。 目前该芯片的传感器只能连接电源读取相关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到手机上。 科学家们正在开发并期望未来的传感器配备电池,或者太阳能电池板,甚至压电发电机,为传感器收集和发送信息提供足够的能量。 如果农民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增加传感器的应用,将使农场管理更加精细化,从而为农民节省精力和时间,这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的日益关注,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加速。 不久前,江苏首个有机农产品(蔬菜)物联网项目——天蓝地绿色生态农场物联网农业示范区在无锡开工建设。 这个投资超千万元的项目将成为物联网“智慧农业”应用的典范,将为更多蔬菜获得“绿色通行证”

  秉承现代生态农业“绿色环保、有机生产、抗农残”的标准,蓝地绿生态农场物联网农业示范区与中国电信合作,利用现代传感技术和软件信息技术对有机作物进行监测 从源头上,对生产、检测系统、快递物流全流程进行可视化、数字化管理,为消费者提供全流程可视化追溯查询平台。

  据介绍,该示范项目将利用温度、湿度、光、化学等各种传感器对农产品(蔬菜)的生长过程进行监测和数据化,利用传感器节点实时感知有机化学合成是否进行 是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 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 结合RFID电子标签,对每批苗木的来源、等级、栽培地点,以及栽培、生产、质检、运输等过程中的具体实施人员进行高效、可识别的实时数据存储和管理。 该项目以物联网平台技术为载体,提高有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让老百姓吃上安全食品。

  该项目首批400亩示范区已开工建设,示范温室传感器节点布设工作将于今年9月完成,天蓝地绿色生态农场一期工程将于2011年6月前竣工。 整个1250亩示范区相关软件硬件联网工作。 据悉,未来无锡市物联网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将从农业生产环节进一步拓展到加工流通领域,最终将贯穿整个农业。 产品和食品供应链。

帮助开发这项技术的科学研究公司总裁理查德·斯通纳(Richard Stoner)表示:“这种智能微芯片类似于夹式耳环,比邮票还薄,贴在植物叶子上。知道植物何时需要水。”

  美国的某些地区降雨量规律且充足,但该技术可能不适用。 但在美国西部,大部分水来自含水层,需要节约用水,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每年节省数十万美元。 目前该芯片的传感器只能连接电源读取相关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到手机上。 科学家们正在开发并期望未来的传感器配备电池,或者太阳能电池板,甚至压电发电机,为传感器收集和发送信息提供足够的能量。 如果农民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增加传感器的应用,将使农场管理更加精细化,从而为农民节省精力和时间,这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的日益关注,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加速。 不久前,江苏首个有机农产品(蔬菜)物联网项目——天蓝地绿色生态农场物联网农业示范区在无锡开工建设。 这个投资超千万元的项目将成为物联网“智慧农业”应用的典范,将为更多蔬菜获得“绿色通行证”

  秉承现代生态农业“绿色环保、有机生产、抗农残”的标准,蓝地绿生态农场物联网农业示范区与中国电信合作,利用现代传感技术和软件信息技术对有机作物进行监测 从源头上,对生产、检测系统、快递物流全流程进行可视化、数字化管理,为消费者提供全流程可视化追溯查询平台。

  据介绍,该示范项目将利用温度、湿度、光、化学等各种传感器对农产品(蔬菜)的生长过程进行监测和数据化,利用传感器节点实时感知有机化学合成是否进行 是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 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 结合RFID电子标签,对每批苗木的来源、等级、栽培地点,以及栽培、生产、质检、运输等过程中的具体实施人员进行高效、可识别的实时数据存储和管理。 该项目以物联网平台技术为载体,提高有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让老百姓吃上安全食品。

  该项目首批400亩示范区已开工建设,示范温室传感器节点布设工作将于今年9月完成,天蓝地绿色生态农场一期工程将于2011年6月前竣工。 整个1250亩示范区相关软件硬件联网工作。 据悉,未来无锡市物联网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将从农业生产环节进一步拓展到加工流通领域,最终将贯穿整个农业。 产品和食品供应链。


打赏 0
工业软件:赋能智造,驱动转型——“十四五”蓝图解读
在蓬勃发展的科技浪潮中,工业软件正以其独特的价值,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十四五”规划和相应的软件发展蓝图,为工业软件擘画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本文将深入解读,探讨工业软件在未来发展中的关键角色和战略部署。1. 战略定位:产业基础,实体经济的强大支撑在宏伟蓝图中,工业软件被赋予了重要的战

0评论2025-08-0841

工业软件:新时代的智造引擎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随着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进,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创新之路。在其中,工业软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了推动制造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依托于互联网、信息化的先发优势,结合蓬勃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我们的发展将更侧重于在制造业特定场景中的研发与应用。通过不断积累、迭代和更新

0评论2025-08-0810

深圳:打造全球物流新枢纽,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物流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动脉,其效能直接关系到城市乃至整个区域的竞争力。深圳,凭借其卓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正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蓝图绘就:建设全球物流中心在近日召开的深圳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市交通运

0评论2025-08-0828

物联网浪潮:中国移动物联网的蓬勃发展与未来展望
在数字化时代的大潮中,物联网(IoT)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移动物联网(Mobile IoT)发展迅速,其连接规模、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移动物联网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连接规模的跃升:领跑全球的物联网巨头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

0评论2025-08-083

迈向可持续未来:工业领域的绿色转型之路
在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为了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我们的地球。工业领域,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绿色转型。拥抱绿色:转型之路的坚定步伐一直以来,工业都扮演着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然而,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往往伴随着高

0评论2025-08-083

中国制造新篇章:创新驱动下的产业活力
近年的发展轨迹,如同一个快速运转的齿轮组,推动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其中,工业和信息技术领域,犹如驱动这个齿轮组的核心引擎,展现出蓬勃的活力和显著的成就。通过持续的创新和战略部署,我们观察到工业体系展现出强大的韧性,而信息通信技术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业引擎的稳健与活力工业,

0评论2025-08-082

智造革新 工业显示与智慧工厂的战略融合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显示面板市场正迎来全新发展机遇。根据权威研究机构Omdia最新发布的《工业用途和公用显示面板与OEM资讯服务》报告,工业显示面板已成为显示屏应用领域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尤其是在中国面板厂商的强力推动下,工业用途和公用显示面板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工业显示面

0评论2025-08-0726

解锁未来工厂:迈向高效、智能的制造新纪元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制造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随着“十四五”规划深入推进,一个以新基建为核心,着力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宏伟蓝图正在展开。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人们对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AI)、工业大数据、工业软件等领域的技术或产品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预示着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将是高效节能

0评论2025-08-0749

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与未来趋势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在我们所处的每一个环境中,空间、时间与物质这三大要素共同构成了其基本框架。物质则是该环境中各种具体的物理“元素”,无论是机器设备、材料、工具,还是人力资源,都是这一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仿真技术正是在数字空间中,通过对这些现实世界中元素的精准复制,建立起与物理环境完全对等的虚拟模型,从而展现出环境

0评论2025-08-0722

绿色低碳引领智能计算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对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持续升温,科技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的革命。前沿技术不断突破,以创新驱动环境友好型解决方案,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构建更加绿色高效的未来生态。本文将聚焦当前科技发展的热点,探讨如何通过先进计算、人工智能、新兴数字基础设施和创新应用,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首先,绿色低

0评论2025-08-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