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从追逐到超越:国产芯片如何实现“借力打力”

2018-12-21 14:326350admin

芯片产业在资本市场当中角色

  芯片可以说是当前国产化IT市场最为关注的分支,尤其是在中兴事件之后,行业内的大大小小的企业仿佛一夜之间就掀起了一股自主研发芯片的浪潮,华为、阿里巴巴、中兴等等很多我们熟知的企业级厂商都纷纷表态要搞出自主研发的芯片出来。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们国家虽然在通信以及IT产业等方面增速较快,但是对于芯片这种上游产品来说,我们不论在研发还是人才培养等方面相比国外厂商仍然还是具有不小的差距。近些年国产芯片关注热度的提升,也使得企业圈内掀起了一股给国产芯片“补课”的趋势。

  中国芯片产业是否能够实现弯道超车?这个话题自从提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芯片行业该如何向前发展?中国芯片产业在整个产品化的过程当中有哪些阻碍?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是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并且阻碍着IT产业当中最为关键的芯片业务发展。

  材料与制造,限制着我们

  面对现在的信息化发展过程和道路,集成电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芯片在国家战略层面已经上升到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芯片的制造技术也成为了当今世界上微细加工技术最高水平,也是最严苛的产业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已经把芯片技术的实力看作是国家高科技国力竞赛的关键赛点。

  我们都知道,当前我国所面临的芯片产业的最大问题就是集成电路高端制造装备和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同时再加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中国的这些物资进行严格的审查和限制,使得我们国家在集成电路这条发展道路当中一直阻碍重重,面临很多严峻的挑战。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的话,当前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家整体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国内很多用户对于集成电路产品的需求量开始呈现出一个持续增长的趋势,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从2006年开始,我国的集成电路产品其实就已经超过了石油,成为我国最大的进口产品,从2013年至今,集成电路每年的进口额均超过了2000亿美元之多,可见这是一个具有非常大发展潜力的市场。

  我们都知道,芯片产业整条的产业链其实是非常长的,其中包含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组装等多个环节,对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来说都非常的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掉队都可以使得整个芯片研发过程功亏一篑。对于我国当前的芯片研发水平来说,有业界专家表示,在制造和原材料这两个环节当中目前我们是薄弱的,也是制约国产化芯片向前大踏步迈进的最大制约因素。

  当然,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尽管我们前文所说的材料和制造两个环节目前制约着国产芯片的发展,但是有一个环节可以成为我们赶超国外企业的重要砝码,那就是芯片的设计环节。当前国家引入了大量的海归留学人才,其对于整体芯片领域的设计方面具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当前我们同国外厂商在芯片设计层面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的缩小。

                              

  从原材料的生产设备,再到对设备进行的检测,最后到制造设备这当中的种种环节目前我们都是欠缺的,在整个过程当中如果当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国外企业不与我们合作的情况,那么对于我们的芯片设计来说,也就变成了纸上谈兵了。

  随着前段时间中兴事件之后,使得IT产业圈当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反思和思考,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对于芯片的技术攻坚来说却一直迟迟没有进展,其实如果我们详细的查阅资料之后就可以发现,其实中国过去也是能够自主研发芯片的,只不过这些芯片由于设计精度的问题规格相对比较小,所以导致并不能规模化生产,智能在实验室里面完成,因此在应用层面更多的产品被应用在军事领域当中,因为其精度并不能达到民用的标准,并且成本价格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芯片产业在资本市场当中角色

  在资本市场当中,过去对于芯片行业来说很少会有企业或者投资人感兴趣,但是现在情形却不同了,大家对于芯片行业的项目关注度和热情空前高涨,更有甚者,会看到一些投资人只要是碰到芯片的项目就会蜂拥而上盲目跟投。很多投资人也表示自己投资的芯片项目受到了多个投资机构的追捧,在投资完没多久后其估值就一路高歌猛进。

                               

  的确,在今年的资本投资领域当中,对于现在大家讨论最多的人工智能AI芯片领域来说,像商汤科技和寒武纪等厂商的动态是投资者们关注和青睐的重点对象,这些企业已经进行了多伦的融资动作,并且它们目前的市场估值也都非常高。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互联网企业比如像阿里巴巴和腾讯都纷纷通过战略规划和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在酝酿旗下芯片领域的业务扩张能力,其实早在2005年开始国内就掀起了一波集成电路的发展高潮期,当时从整个产业链技术发展到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并不是很成熟,当时只有占比很小的一部分企业能够获得业务,而从整个芯片行业的发展周期来看,基本上要花上三五年才能够看到成果,这点对于当时的那些企业来说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芯片投资也有“泡沫”

  投入成本高、进入门槛高、获利周期长是整个芯片行业企业所要面临的几大难题和困难。而对于芯片产业的迅猛发展来说,尚且存在一种观点,半导体资金虽然很多但是其实好项目其实很少,而对于半导体产业的企业来说估值有些高,其行业存在泡沫。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当前半导体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其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需要长期进入更多的大量资金,并且整个产业需要进行长期的投入和发展。

                                 

  另外一类泡沫的现象就是人才泡沫现象的发生,现在又很多学计算机和电子通信的学生都想去做芯片研发这块儿的工作,实际上这种泡沫的诞生是资金大量涌入而相关人才供给不足造成的,一些想要进入到芯片投资领域的企业不惜高价去招聘投资经理,但是有很多投资经理其实并不是真正熟悉芯片在产业发展当中的一系列环节和周期发展情况。

  有很多业界专家曾经表示,无论从技术开发、人才储备还是从投资机构的人才储备来看,都需要冷静,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芯片项目都适合进入到基金投资领域当中去,也并不是所有人才都需要进行海量的盲目储备的,芯片领域所涵盖的应用层面是非常广泛的,不是一个机构就能够全部覆盖的。

  就芯片产业来说,当前我们国家相关专业和高校的毕业生专业人才数量是足够的,这些大学生人才只需要在实践中去进行应用层面的锻炼和学习其实就可以被安放在相对应的岗位上,但是对于这一领域的领军人才当前我们还是欠缺的,需要从海外进行引进。

  芯片创业机会有多少

  在我看来,对于我国当前的芯片产业发展情况来说,和国外企业之间存在着多大的距离其实就代表了我们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制约芯片产业发展的制造环节当中主要是由于投资额巨大,很多小企业和创业团队其实并不能涉足到这个领域当中去,制造环节的核心设备链条上有很多零部件和很多设备,其中的某个零部件和某一台设备或许是小企业和创业者可以发力的地方。

  芯片的终端市场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领域,在实际的终端应用层面当中有一定的量,小众产品收益其实是不划算的,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终端应用市场的绝大多数赛道已经被一系列的大厂商占据了,形成了品牌格局,给后来的创业企业留下的空间不太多,这些大厂商都具备自己做芯片的能力。

                            

  尤其是在中兴事件之后从国家到地方再到企业当中都已经开始在芯片布局方面加大关注力度,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自身能够通过自主研发实现芯片领域的技术“弯道超车”,要想实现这样一个目标的话,技术的积累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此外我们还能够借鉴通过引入技术来推动整个产业向前发展。

  当前,国家从政策和资金层面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发展芯片产业的重要性,目前除了有集成电路产业的大基金外,还有国资背景的产业基金,从地方到中央都在全面布局。有很多业内专家人士表示,芯片存储方面的投资浪潮已经到来,对于芯片企业来说需要不断的挖掘市场的根本需求,才能够推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yakugen.com.cn/news/show-18.html

打赏 0
“中国制造”扬帆出海:从“老三样”到“新三样”,韧性与创新驱动全球市场
盛夏时节,欧洲杯赛场上中国品牌比亚迪的广告随处可见,这不仅是中国品牌影响力的体现,更预示着中国制造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今年1-5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出“稳中有进”的韧性,而这一切的背后

0评论2025-11-1410

电机:无框力矩电机与空心杯电机——人形机器人的“动力引擎”新选择
在日益智能化的机器人领域,电机作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整体表现。在众多电机技术中,无框力矩电机和空心杯电机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有望在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应用领域实现放量增长。无框力矩电机:定制化与高扭矩的完美结合无框力矩电机,顾名思义,是一种无轴、无轴承、无外壳、无端盖的电

0评论2025-11-149

精密减速器:人形机器人的“力量之源”,国产替代正当时
在人形机器人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舞台上,精密减速器无疑是驱动机器人实现精湛技艺的核心部件,它们是机器人“力量的来源”,也是实现精准控制的“幕后英雄”。减速器的核心使命:放大力量,精准传递减速器的根本作用在于:• 降低输出转速: 许多高性能电机以高转速运行,但机器人各部件所需的运动速度较低,减速器能够

0评论2025-11-146

力矩传感器:人形机器人的“触觉”之源,技术壁垒与降本增效并存
在人形机器人日益精进的智慧之路上,力矩传感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机器人的“触觉”,赋予了机器人感知外界力量的能力,是其实现复杂精细动作感知和控制的核心部件。什么是力矩传感器?传感器是机器人获取信息、感知世界的“眼睛”和“耳朵”。力矩传感器,作为其中的一种,其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将力的变化转化为

0评论2025-11-146

人形机器人:智能舞者蓄势待发,开启商业化新篇章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人形机器人,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现实走来,一场更为深入的商业化浪潮已然拉开序幕。这些集成了机械、电子、传感器、控制、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尖端技术的“智能舞者”,正凭借其类人的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成为科技界炙手可热的新星。技术革新:从仿生到智能,每一次蜕变都意义非凡人形机

0评论2025-11-1414

2024年大数据市场新格局:国央企引领,制造能源电力成焦点,实时与融合驱动价值
2023年,广受关注的大数据市场经历了不小的挑战,许多企业的增长步伐未达预期,尤其以咨询和定制化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所受影响更为明显。然而,步入2024年,市场似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客户对更长时间的POC(概念验证)和长期的售后支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这预示着企业对大数据服务的需求正朝着更深入、更长

0评论2025-11-145

赋能产业升级:“智网”连接未来,驱动企业新增长
步入数字时代,产业的智能化浪潮势不可挡。三大领先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在“5G+工业互联网”这条汇聚无限可能的赛道上,正展开激烈的市场角逐。这场技术革新,不仅改变着生产模式,更深刻地重塑着企业的竞争力。挑战与机遇并存:解构产业智能化升级之路然而,在这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仍有许多“绊脚石”需要跨越。这些存在

0评论2025-11-143

激发中原动能:河南产业升级的“九大引擎”与“智造”蓝图
为了催动河南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换代的澎湃动力,一份聚焦于产业革新的行动纲领应运而生。该纲领深入洞察各行各业的独特需求,精准施策,提出了九项关键的升级任务。这些任务涵盖了从淘汰落后、拥抱绿色,到提升安全标准、引进高端技术,再到全面升级试验检测能力,乃至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推广节能节水设备、强化固废处理效能

0评论2025-11-135

激活产业脉搏:河南省如何引领大规模设备升级与消费品迭代新浪潮
在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中,产业基础的升级换代与消费品市场的更新迭代,是推动整体经济循环提速的关键驱动力。其中,工业领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既是各类先进设备革新的核心需求者,也是高质量消费品以及尖端生产资料的重要生产者。作为中国中原腹地一处重要的经济活跃地带,河南省拥有极为扎实的产业根基。其工业体系之完

0评论2025-11-136

中国“智造”的崛起:从模仿到创新,国产工业机器人引领产业链升级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腾飞,是国家工业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的生动写照。正如卡诺普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所言,这背后是中国庞大工业体系的有力支撑。曾几何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然而,在过去十余年里,中国企业迎难而上,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

0评论2025-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