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从追逐到超越:国产芯片如何实现“借力打力”

2018-12-21 14:326250admin

芯片产业在资本市场当中角色

  芯片可以说是当前国产化IT市场最为关注的分支,尤其是在中兴事件之后,行业内的大大小小的企业仿佛一夜之间就掀起了一股自主研发芯片的浪潮,华为、阿里巴巴、中兴等等很多我们熟知的企业级厂商都纷纷表态要搞出自主研发的芯片出来。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们国家虽然在通信以及IT产业等方面增速较快,但是对于芯片这种上游产品来说,我们不论在研发还是人才培养等方面相比国外厂商仍然还是具有不小的差距。近些年国产芯片关注热度的提升,也使得企业圈内掀起了一股给国产芯片“补课”的趋势。

  中国芯片产业是否能够实现弯道超车?这个话题自从提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芯片行业该如何向前发展?中国芯片产业在整个产品化的过程当中有哪些阻碍?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是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并且阻碍着IT产业当中最为关键的芯片业务发展。

  材料与制造,限制着我们

  面对现在的信息化发展过程和道路,集成电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芯片在国家战略层面已经上升到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芯片的制造技术也成为了当今世界上微细加工技术最高水平,也是最严苛的产业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已经把芯片技术的实力看作是国家高科技国力竞赛的关键赛点。

  我们都知道,当前我国所面临的芯片产业的最大问题就是集成电路高端制造装备和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同时再加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中国的这些物资进行严格的审查和限制,使得我们国家在集成电路这条发展道路当中一直阻碍重重,面临很多严峻的挑战。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的话,当前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家整体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国内很多用户对于集成电路产品的需求量开始呈现出一个持续增长的趋势,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从2006年开始,我国的集成电路产品其实就已经超过了石油,成为我国最大的进口产品,从2013年至今,集成电路每年的进口额均超过了2000亿美元之多,可见这是一个具有非常大发展潜力的市场。

  我们都知道,芯片产业整条的产业链其实是非常长的,其中包含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组装等多个环节,对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来说都非常的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掉队都可以使得整个芯片研发过程功亏一篑。对于我国当前的芯片研发水平来说,有业界专家表示,在制造和原材料这两个环节当中目前我们是薄弱的,也是制约国产化芯片向前大踏步迈进的最大制约因素。

  当然,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尽管我们前文所说的材料和制造两个环节目前制约着国产芯片的发展,但是有一个环节可以成为我们赶超国外企业的重要砝码,那就是芯片的设计环节。当前国家引入了大量的海归留学人才,其对于整体芯片领域的设计方面具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当前我们同国外厂商在芯片设计层面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的缩小。

                              

  从原材料的生产设备,再到对设备进行的检测,最后到制造设备这当中的种种环节目前我们都是欠缺的,在整个过程当中如果当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国外企业不与我们合作的情况,那么对于我们的芯片设计来说,也就变成了纸上谈兵了。

  随着前段时间中兴事件之后,使得IT产业圈当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反思和思考,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对于芯片的技术攻坚来说却一直迟迟没有进展,其实如果我们详细的查阅资料之后就可以发现,其实中国过去也是能够自主研发芯片的,只不过这些芯片由于设计精度的问题规格相对比较小,所以导致并不能规模化生产,智能在实验室里面完成,因此在应用层面更多的产品被应用在军事领域当中,因为其精度并不能达到民用的标准,并且成本价格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芯片产业在资本市场当中角色

  在资本市场当中,过去对于芯片行业来说很少会有企业或者投资人感兴趣,但是现在情形却不同了,大家对于芯片行业的项目关注度和热情空前高涨,更有甚者,会看到一些投资人只要是碰到芯片的项目就会蜂拥而上盲目跟投。很多投资人也表示自己投资的芯片项目受到了多个投资机构的追捧,在投资完没多久后其估值就一路高歌猛进。

                               

  的确,在今年的资本投资领域当中,对于现在大家讨论最多的人工智能AI芯片领域来说,像商汤科技和寒武纪等厂商的动态是投资者们关注和青睐的重点对象,这些企业已经进行了多伦的融资动作,并且它们目前的市场估值也都非常高。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互联网企业比如像阿里巴巴和腾讯都纷纷通过战略规划和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在酝酿旗下芯片领域的业务扩张能力,其实早在2005年开始国内就掀起了一波集成电路的发展高潮期,当时从整个产业链技术发展到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并不是很成熟,当时只有占比很小的一部分企业能够获得业务,而从整个芯片行业的发展周期来看,基本上要花上三五年才能够看到成果,这点对于当时的那些企业来说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芯片投资也有“泡沫”

  投入成本高、进入门槛高、获利周期长是整个芯片行业企业所要面临的几大难题和困难。而对于芯片产业的迅猛发展来说,尚且存在一种观点,半导体资金虽然很多但是其实好项目其实很少,而对于半导体产业的企业来说估值有些高,其行业存在泡沫。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当前半导体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其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需要长期进入更多的大量资金,并且整个产业需要进行长期的投入和发展。

                                 

  另外一类泡沫的现象就是人才泡沫现象的发生,现在又很多学计算机和电子通信的学生都想去做芯片研发这块儿的工作,实际上这种泡沫的诞生是资金大量涌入而相关人才供给不足造成的,一些想要进入到芯片投资领域的企业不惜高价去招聘投资经理,但是有很多投资经理其实并不是真正熟悉芯片在产业发展当中的一系列环节和周期发展情况。

  有很多业界专家曾经表示,无论从技术开发、人才储备还是从投资机构的人才储备来看,都需要冷静,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芯片项目都适合进入到基金投资领域当中去,也并不是所有人才都需要进行海量的盲目储备的,芯片领域所涵盖的应用层面是非常广泛的,不是一个机构就能够全部覆盖的。

  就芯片产业来说,当前我们国家相关专业和高校的毕业生专业人才数量是足够的,这些大学生人才只需要在实践中去进行应用层面的锻炼和学习其实就可以被安放在相对应的岗位上,但是对于这一领域的领军人才当前我们还是欠缺的,需要从海外进行引进。

  芯片创业机会有多少

  在我看来,对于我国当前的芯片产业发展情况来说,和国外企业之间存在着多大的距离其实就代表了我们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制约芯片产业发展的制造环节当中主要是由于投资额巨大,很多小企业和创业团队其实并不能涉足到这个领域当中去,制造环节的核心设备链条上有很多零部件和很多设备,其中的某个零部件和某一台设备或许是小企业和创业者可以发力的地方。

  芯片的终端市场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领域,在实际的终端应用层面当中有一定的量,小众产品收益其实是不划算的,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终端应用市场的绝大多数赛道已经被一系列的大厂商占据了,形成了品牌格局,给后来的创业企业留下的空间不太多,这些大厂商都具备自己做芯片的能力。

                            

  尤其是在中兴事件之后从国家到地方再到企业当中都已经开始在芯片布局方面加大关注力度,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自身能够通过自主研发实现芯片领域的技术“弯道超车”,要想实现这样一个目标的话,技术的积累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此外我们还能够借鉴通过引入技术来推动整个产业向前发展。

  当前,国家从政策和资金层面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发展芯片产业的重要性,目前除了有集成电路产业的大基金外,还有国资背景的产业基金,从地方到中央都在全面布局。有很多业内专家人士表示,芯片存储方面的投资浪潮已经到来,对于芯片企业来说需要不断的挖掘市场的根本需求,才能够推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yakugen.com.cn/news/show-18.html

打赏 0
工业的“新脉搏”:当机器人遇上智能,中国制造的“黑科技”力量
在追求尖端科技的浪潮中,智能机器人早已不再是科幻电影的专利,它们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早在家居场景的概念普及之前,它们早已隐匿于庞大而精密的制造车间,成为驱动现代工业高效运转的核心力量。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制造业,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的逐年攀升,那些对精度要求苛刻、

0评论2025-09-263

工业的“神经末梢”:探秘赋能智能未来的传感器技术
当我们谈论如火如荼的工业 4.0 时代,那些驱动着生产线高效运转、让企业迈向智能化的“幕后英雄”是谁?答案是:工业传感器技术。它们如同工业巨轮上敏锐而不知疲倦的“神经末梢”,不断感知、测量、反馈着生产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基石。此刻,让我们一同深入工业传感器的世界,解码它们如何引

0评论2025-09-263

工业巨轮的“智慧之眼”:现场仪表,洞悉生产的每一个节拍
早期的工业生产,依靠的是经验和最直观的感官。然而,随着生产的复杂度提升,对数据精度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于是,传感器应运而生,它们是物理感受世界的触角,能够将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千变万化的物理量,转化为可被解读的信号。随后,变送器如同尽职的信使,将这些原始信号转换为统一、标准的电信号,就像将不同语言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气体融资“新动向”与专利“硬实力”:解锁国产替代广阔前景
工业气体作为典型的“高精尖”产业,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对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直接而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风险资本,也正逐渐将目光投向实体投资领域,为工业气体产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风险资本的“精准滴灌”:看重协同价值与长期回报工业气体产业的融资事件呈现出一些鲜明

0评论2025-09-244

工业气体需求结构革新:从传统巨头到新兴“明星”的全面进化
工业气体作为现代产业的“血液”,其需求结构的优化与变迁,深刻映照出国民经济发展重心和技术革新方向的演变。从传统的金属冶炼、化工能源领域,到当前炙手可热的锂电、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工业气体的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为不同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电子特气:驱动高端制造的“尖刀利器”,国产化进程提速在日新

0评论2025-09-2415

工业的“血液”:千亿级市场浪潮中的中国工业气体产业
工业气体,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在现代工业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角落,为各类生产活动提供关键支持。根据应用领域和纯度要求,工业气体主要被划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两大类。工业气体的“家族光谱”:从“血液”到“特种兵”1. 大宗气体:工业的基石大宗气体指的是纯度要求在5N(99.

0评论2025-09-245

金融活水涌动,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多地联动,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迎来一轮金融政策的强劲“红利期”。从国家层面的战略指引,到地方政府的细化落地,再到金融机构的创新实践,一项项政策措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聚焦服务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其绿色低碳发展和提升金融产品供给的适配度,为建设制造强国注入不竭动力。政策“组合拳”重塑金融服务格局:精准滴灌,支

0评论2025-09-245

金融活水润泽实体:制造业贷款大幅跃升,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当前,一场由金融政策强力发起的“红利潮”正席卷中国制造业,为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记者从多地监管部门及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到,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持续攀升,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态势。这背后,是国家层面持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将更多金融资源导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

0评论2025-09-248

深圳“工业第一城”的增长引擎:龙岗区以先进制造业筑牢“深”基
深圳,这座以科技创新闻名世界的城市,如今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实力,首次荣登“中国工业第一城”的宝座。2022年,深圳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全部工业增加值上双双夺冠,“工业”二字当之无愧地成为深圳GDP增长的主要功臣。而在这场辉煌的工业发展浪潮中,龙岗区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深圳“工业第一城”背后不可忽视

0评论2025-09-242

国际标准引领,中国智能制造迈向“智胜未来”
近日,在风景秀丽的南京,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专家委)2023年度会议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国际标准化引领智能制造新发展”为鲜明主题,汇聚了来自智能制造前沿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共计120余人,共商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的发展大计。会议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

0评论2025-0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