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2023-07-04 09:016860工业品商城

在国外,围绕汽车电子标准的工作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际标准组织,如ISO、IEC、SAE等,制定并发布了许多国际通用标准;第二层次是国际标准组织,如ISO、IEC、SAE等。 第二个层次是欧洲、美国等,在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有很多基于行业的技术和标准合作组织,制定并发布了很多联盟标准,并不断走向国际化,比如 如 AUTOSAR、FlexRay、ASAM 等; 第三个层次是在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形成的具有前瞻性、专业性的技术和标准合作组织,引领技术发展方向并掌握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如NGTP、GENEVI等。 就汽车电子标准而言,我国与国外相比,在技术水平和产业合作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从汽车电子标准工作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方向就可以看出其成立的意义。 此前汽车电子领域的一些标准协会和机构主要以科研院所为主,行业影响力相对缺乏。 中国电子标准化协会下属的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由国内四大汽车制造商上汽、一汽、东风、长安,三大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启明、航盛、上海工业交通组成,一个标准研究机构是中国电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化研究院,组建领导委员会,共同指导汽车电子标准化委员会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与国际汽车电子标准组织的组织框架和架构保持一致。 我们的主要成员在汽车电子行业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也非常有利于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实施。 同时,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的重点工作领域非常适合行业发展要求,必将促进行业技术资源合作和技术进步。

汽车电子标准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因此中国电子标准化技术协会将得到电子信息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第二工业标准司、中国电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相关司局的支持 研究所。 指导汽车电子标准工作委员会立足实际,结合行业、市场和技术趋势,首先完成汽车电子标准梳理,建立完整、可行的标准体系; 其次,结合现有标准,充分发挥我国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技术优势,与现有汽车电子标准工作组织配合,相互支持,确定汽车电子重点领域的关键标准项目,分析处理知识产权问题。 财产问题,联合全国技术力量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 最后,我们将发挥在整车企业的优势,探索标准应用和推广的有效模式,积极推动标准在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真正发挥标准承载创新、提高质量、规范标准的作用。 市场和服务应用程序。 基础和领导力。

我国缺乏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技术积累,缺乏标准化的技术支撑。 因此,体现核心技术的总线和软件标准化难度很大。 同时,国家和行业应加大对标准化工作的投入。

根据国家对标准化工作的管理要求,1988年成立了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化研究所担任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2002年,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组,2007年,汽车电子及电磁兼容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 我们一直在积极跟踪国际汽车电子标准(ISO/TC22/SC3)和国外先进标准甚至国外联盟标准(如AUDOSAR),感觉推进的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汽车网络通信协议方面 和嵌入式软件。 等等,几大国际组织也在共同加速汽车网络的标准化进程。

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与蓬勃发展的汽车产业相比,汽车电子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目前尚未建立自己的汽车电子标准体系。 一些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制定了我国汽车电子行业的产品标准,但由于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的标准体系不同,并没有真正推动我国汽车电子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整车厂的蓬勃发展,汽车电子行业迫切需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能够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内涵。

针对汽车产业面临的新挑战,汽车电子标准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可以有效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创新。 通过标准化工作,可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统一的技术语言、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对于推动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将与汽车电子分标准委员会、汽车电子及电磁兼容分标准委员会合作,吸收现有的一些成果,不断完善我国汽车电子相关标准。 近期,汽车电子标准工作委员会将依托“核高基”项目攻关,与国际标准对接,制定汽车电子嵌入式基础软件相关标准; 结合Telematics车辆智能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国外汽车电子标准体系是与汽车电子发展同步建立的,每一个标准都是随着新技术预研、标准制定、产业化的推进而建立的。 然而,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标准是不同的。 汽车电子标准对于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来说,是成本、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博弈。 如何正视差距,联合国内各大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将全球汽车电子现状与我国汽车电子现状相结合,与国际主流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合作与竞争中博弈, 形成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汽车电子标准体系,是汽车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在汽车电子核心领域还缺乏产品和技术。 汽车电子企业必须自觉、积极参与汽车电子标准的制定。 这是我们在汽车电子核心领域突破的重要一步。

但由于我国汽车电子芯片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所有汽车电子标准均建立在国际寡头芯片厂商的基础上。 我们要在博弈中生存、发展,必须站在让中国消费者获得最具性价比的汽车这一边。 在电子产品的基础上,我们不能目光短浅,被个别厂商所左右,也不能轻易举起自主汽车电子产品高于国际标准的大旗。

打赏 0
工业的“新脉搏”:当机器人遇上智能,中国制造的“黑科技”力量
在追求尖端科技的浪潮中,智能机器人早已不再是科幻电影的专利,它们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早在家居场景的概念普及之前,它们早已隐匿于庞大而精密的制造车间,成为驱动现代工业高效运转的核心力量。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制造业,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的逐年攀升,那些对精度要求苛刻、

0评论2025-09-263

工业的“神经末梢”:探秘赋能智能未来的传感器技术
当我们谈论如火如荼的工业 4.0 时代,那些驱动着生产线高效运转、让企业迈向智能化的“幕后英雄”是谁?答案是:工业传感器技术。它们如同工业巨轮上敏锐而不知疲倦的“神经末梢”,不断感知、测量、反馈着生产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基石。此刻,让我们一同深入工业传感器的世界,解码它们如何引

0评论2025-09-263

工业巨轮的“智慧之眼”:现场仪表,洞悉生产的每一个节拍
早期的工业生产,依靠的是经验和最直观的感官。然而,随着生产的复杂度提升,对数据精度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于是,传感器应运而生,它们是物理感受世界的触角,能够将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千变万化的物理量,转化为可被解读的信号。随后,变送器如同尽职的信使,将这些原始信号转换为统一、标准的电信号,就像将不同语言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气体融资“新动向”与专利“硬实力”:解锁国产替代广阔前景
工业气体作为典型的“高精尖”产业,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对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直接而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风险资本,也正逐渐将目光投向实体投资领域,为工业气体产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风险资本的“精准滴灌”:看重协同价值与长期回报工业气体产业的融资事件呈现出一些鲜明

0评论2025-09-244

工业气体需求结构革新:从传统巨头到新兴“明星”的全面进化
工业气体作为现代产业的“血液”,其需求结构的优化与变迁,深刻映照出国民经济发展重心和技术革新方向的演变。从传统的金属冶炼、化工能源领域,到当前炙手可热的锂电、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工业气体的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为不同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电子特气:驱动高端制造的“尖刀利器”,国产化进程提速在日新

0评论2025-09-2415

工业的“血液”:千亿级市场浪潮中的中国工业气体产业
工业气体,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在现代工业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角落,为各类生产活动提供关键支持。根据应用领域和纯度要求,工业气体主要被划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两大类。工业气体的“家族光谱”:从“血液”到“特种兵”1. 大宗气体:工业的基石大宗气体指的是纯度要求在5N(99.

0评论2025-09-245

金融活水涌动,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多地联动,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迎来一轮金融政策的强劲“红利期”。从国家层面的战略指引,到地方政府的细化落地,再到金融机构的创新实践,一项项政策措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聚焦服务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其绿色低碳发展和提升金融产品供给的适配度,为建设制造强国注入不竭动力。政策“组合拳”重塑金融服务格局:精准滴灌,支

0评论2025-09-245

金融活水润泽实体:制造业贷款大幅跃升,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当前,一场由金融政策强力发起的“红利潮”正席卷中国制造业,为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记者从多地监管部门及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到,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持续攀升,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态势。这背后,是国家层面持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将更多金融资源导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

0评论2025-09-248

深圳“工业第一城”的增长引擎:龙岗区以先进制造业筑牢“深”基
深圳,这座以科技创新闻名世界的城市,如今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实力,首次荣登“中国工业第一城”的宝座。2022年,深圳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全部工业增加值上双双夺冠,“工业”二字当之无愧地成为深圳GDP增长的主要功臣。而在这场辉煌的工业发展浪潮中,龙岗区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深圳“工业第一城”背后不可忽视

0评论2025-09-242

国际标准引领,中国智能制造迈向“智胜未来”
近日,在风景秀丽的南京,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专家委)2023年度会议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国际标准化引领智能制造新发展”为鲜明主题,汇聚了来自智能制造前沿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共计120余人,共商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的发展大计。会议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

0评论2025-0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