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2023-07-04 09:017070工业品商城

在国外,围绕汽车电子标准的工作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际标准组织,如ISO、IEC、SAE等,制定并发布了许多国际通用标准;第二层次是国际标准组织,如ISO、IEC、SAE等。 第二个层次是欧洲、美国等,在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有很多基于行业的技术和标准合作组织,制定并发布了很多联盟标准,并不断走向国际化,比如 如 AUTOSAR、FlexRay、ASAM 等; 第三个层次是在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形成的具有前瞻性、专业性的技术和标准合作组织,引领技术发展方向并掌握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如NGTP、GENEVI等。 就汽车电子标准而言,我国与国外相比,在技术水平和产业合作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从汽车电子标准工作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方向就可以看出其成立的意义。 此前汽车电子领域的一些标准协会和机构主要以科研院所为主,行业影响力相对缺乏。 中国电子标准化协会下属的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由国内四大汽车制造商上汽、一汽、东风、长安,三大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启明、航盛、上海工业交通组成,一个标准研究机构是中国电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化研究院,组建领导委员会,共同指导汽车电子标准化委员会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与国际汽车电子标准组织的组织框架和架构保持一致。 我们的主要成员在汽车电子行业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也非常有利于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实施。 同时,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的重点工作领域非常适合行业发展要求,必将促进行业技术资源合作和技术进步。

汽车电子标准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因此中国电子标准化技术协会将得到电子信息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第二工业标准司、中国电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相关司局的支持 研究所。 指导汽车电子标准工作委员会立足实际,结合行业、市场和技术趋势,首先完成汽车电子标准梳理,建立完整、可行的标准体系; 其次,结合现有标准,充分发挥我国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技术优势,与现有汽车电子标准工作组织配合,相互支持,确定汽车电子重点领域的关键标准项目,分析处理知识产权问题。 财产问题,联合全国技术力量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 最后,我们将发挥在整车企业的优势,探索标准应用和推广的有效模式,积极推动标准在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真正发挥标准承载创新、提高质量、规范标准的作用。 市场和服务应用程序。 基础和领导力。

我国缺乏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技术积累,缺乏标准化的技术支撑。 因此,体现核心技术的总线和软件标准化难度很大。 同时,国家和行业应加大对标准化工作的投入。

根据国家对标准化工作的管理要求,1988年成立了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化研究所担任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2002年,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组,2007年,汽车电子及电磁兼容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 我们一直在积极跟踪国际汽车电子标准(ISO/TC22/SC3)和国外先进标准甚至国外联盟标准(如AUDOSAR),感觉推进的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汽车网络通信协议方面 和嵌入式软件。 等等,几大国际组织也在共同加速汽车网络的标准化进程。

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与蓬勃发展的汽车产业相比,汽车电子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目前尚未建立自己的汽车电子标准体系。 一些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制定了我国汽车电子行业的产品标准,但由于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的标准体系不同,并没有真正推动我国汽车电子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整车厂的蓬勃发展,汽车电子行业迫切需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能够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内涵。

针对汽车产业面临的新挑战,汽车电子标准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可以有效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创新。 通过标准化工作,可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统一的技术语言、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对于推动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将与汽车电子分标准委员会、汽车电子及电磁兼容分标准委员会合作,吸收现有的一些成果,不断完善我国汽车电子相关标准。 近期,汽车电子标准工作委员会将依托“核高基”项目攻关,与国际标准对接,制定汽车电子嵌入式基础软件相关标准; 结合Telematics车辆智能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国外汽车电子标准体系是与汽车电子发展同步建立的,每一个标准都是随着新技术预研、标准制定、产业化的推进而建立的。 然而,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标准是不同的。 汽车电子标准对于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来说,是成本、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博弈。 如何正视差距,联合国内各大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将全球汽车电子现状与我国汽车电子现状相结合,与国际主流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合作与竞争中博弈, 形成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汽车电子标准体系,是汽车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在汽车电子核心领域还缺乏产品和技术。 汽车电子企业必须自觉、积极参与汽车电子标准的制定。 这是我们在汽车电子核心领域突破的重要一步。

但由于我国汽车电子芯片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所有汽车电子标准均建立在国际寡头芯片厂商的基础上。 我们要在博弈中生存、发展,必须站在让中国消费者获得最具性价比的汽车这一边。 在电子产品的基础上,我们不能目光短浅,被个别厂商所左右,也不能轻易举起自主汽车电子产品高于国际标准的大旗。

打赏 0
“中国制造”扬帆出海:从“老三样”到“新三样”,韧性与创新驱动全球市场
盛夏时节,欧洲杯赛场上中国品牌比亚迪的广告随处可见,这不仅是中国品牌影响力的体现,更预示着中国制造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今年1-5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出“稳中有进”的韧性,而这一切的背后

0评论2025-11-1411

电机:无框力矩电机与空心杯电机——人形机器人的“动力引擎”新选择
在日益智能化的机器人领域,电机作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整体表现。在众多电机技术中,无框力矩电机和空心杯电机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有望在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应用领域实现放量增长。无框力矩电机:定制化与高扭矩的完美结合无框力矩电机,顾名思义,是一种无轴、无轴承、无外壳、无端盖的电

0评论2025-11-149

精密减速器:人形机器人的“力量之源”,国产替代正当时
在人形机器人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舞台上,精密减速器无疑是驱动机器人实现精湛技艺的核心部件,它们是机器人“力量的来源”,也是实现精准控制的“幕后英雄”。减速器的核心使命:放大力量,精准传递减速器的根本作用在于:• 降低输出转速: 许多高性能电机以高转速运行,但机器人各部件所需的运动速度较低,减速器能够

0评论2025-11-147

力矩传感器:人形机器人的“触觉”之源,技术壁垒与降本增效并存
在人形机器人日益精进的智慧之路上,力矩传感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机器人的“触觉”,赋予了机器人感知外界力量的能力,是其实现复杂精细动作感知和控制的核心部件。什么是力矩传感器?传感器是机器人获取信息、感知世界的“眼睛”和“耳朵”。力矩传感器,作为其中的一种,其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将力的变化转化为

0评论2025-11-147

人形机器人:智能舞者蓄势待发,开启商业化新篇章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人形机器人,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现实走来,一场更为深入的商业化浪潮已然拉开序幕。这些集成了机械、电子、传感器、控制、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尖端技术的“智能舞者”,正凭借其类人的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成为科技界炙手可热的新星。技术革新:从仿生到智能,每一次蜕变都意义非凡人形机

0评论2025-11-1415

2024年大数据市场新格局:国央企引领,制造能源电力成焦点,实时与融合驱动价值
2023年,广受关注的大数据市场经历了不小的挑战,许多企业的增长步伐未达预期,尤其以咨询和定制化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所受影响更为明显。然而,步入2024年,市场似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客户对更长时间的POC(概念验证)和长期的售后支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这预示着企业对大数据服务的需求正朝着更深入、更长

0评论2025-11-146

赋能产业升级:“智网”连接未来,驱动企业新增长
步入数字时代,产业的智能化浪潮势不可挡。三大领先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在“5G+工业互联网”这条汇聚无限可能的赛道上,正展开激烈的市场角逐。这场技术革新,不仅改变着生产模式,更深刻地重塑着企业的竞争力。挑战与机遇并存:解构产业智能化升级之路然而,在这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仍有许多“绊脚石”需要跨越。这些存在

0评论2025-11-143

激发中原动能:河南产业升级的“九大引擎”与“智造”蓝图
为了催动河南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换代的澎湃动力,一份聚焦于产业革新的行动纲领应运而生。该纲领深入洞察各行各业的独特需求,精准施策,提出了九项关键的升级任务。这些任务涵盖了从淘汰落后、拥抱绿色,到提升安全标准、引进高端技术,再到全面升级试验检测能力,乃至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推广节能节水设备、强化固废处理效能

0评论2025-11-135

激活产业脉搏:河南省如何引领大规模设备升级与消费品迭代新浪潮
在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中,产业基础的升级换代与消费品市场的更新迭代,是推动整体经济循环提速的关键驱动力。其中,工业领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既是各类先进设备革新的核心需求者,也是高质量消费品以及尖端生产资料的重要生产者。作为中国中原腹地一处重要的经济活跃地带,河南省拥有极为扎实的产业根基。其工业体系之完

0评论2025-11-136

中国“智造”的崛起:从模仿到创新,国产工业机器人引领产业链升级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腾飞,是国家工业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的生动写照。正如卡诺普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所言,这背后是中国庞大工业体系的有力支撑。曾几何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然而,在过去十余年里,中国企业迎难而上,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

0评论2025-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