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2023-07-03 12:168460工业品商城

信息化是以信息为基本要素的系统或领域,以及在该系统或领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输和利用的有意义的活动的总称。 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以满足信息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教育信息化是以信息作为教育系统基本要素,在教育各个领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据悉,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  1993年9月,美国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简称NII)的计划,俗称“信息高速公路”。 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实施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1989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全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纲要》。  1993年,开始筹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000年开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  2001年,开始教育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重点建设教育和政务“三网一库”。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呈现出发展较快、使用效率相对较低、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分散、信息化人才和优质资源短缺等特点 。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仍处于粗放阶段,硬件环境投入大、效果低是当代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信息技术仅作为示范工具而存在,其对教育的影响远未达到预期目标。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教育信息化投资总规模为304.8亿元,其中硬件投资占68%。 拥有1800多家科研单位,超过2000万用户。 学校相互选课、学分互认、资源共享。

虽然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和基于卫星视频系统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已初步形成。 但由于目前的网络传输速度太慢,宽带网络等远程教学信息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不高等,仍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鉴于此,在即将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家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战略,提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教育服务体系,推动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现代化。

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建设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教育基础设施。 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应用,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创新网络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21世纪是知识、信息、通信的时代,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每个时代都有其重大教训,解决这些教训将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业内专家认为,未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将朝着整合教学信息资源、统一教育信息化管理标准、提高社会学习者素质和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率、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趋势发展。 信息化评价体系。  。
  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整体效益。 加快我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区域中心建设,大力建设省级教育科研网络骨干网络,实现高带宽、高速率、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网络水平, 并延伸至学生宿舍,满足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需求。
  统一管理标准和规划信息资源,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尽快建立重点国家紧缺人才培训课程资源,覆盖各类院校和培训机构,为广大农村学校、成人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实现国家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提高全社会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教育信息化的投资效率,同时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但“计算机化+外来文化”的基本评价标准基本得到认可。 相信未来20年,国内教育信息化的评价和研究工作将得到长足发展,评价体系指标也将越来越完善。

打赏 0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4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5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4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6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4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