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2019万物互联,自动化企业布局“边缘计算”

2019-01-04 12:482180译轩工业品商城

  前不久,Gartner发布了2019年十大战略科技发展趋势,边缘计算位列其中,被预测将成为具有巨大颠覆性潜力的战略技术。根据预测显示,到2022年,边缘计算将成为所有数字业务的必要需求。40%的大型企业将在2021年的项目中纳入边缘计算原则,而在过去大概只有不到1%的企业会实施。

                  

  提起云计算,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而边缘计算是什么?这种技术使得联网设备能够处理在“边缘”形成的数据,“边缘”是指位于设备内部或者与设备本身要近得多的地方。
  数据量正在呈爆发式增长,物联网系统厂商要考虑问题是如何高效地处理海量的数据?云计算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万物互联的需要,而由此衍生出来边缘计算概念正在成为新的趋势。
  边缘计算更像是云计算的补充和发展,两者相互之间无法替代。

谈应用不谈概念
  工业互联网是边缘计算最先落地,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应用场景。在智能工厂内,许多系统可以通过将边缘节点与雾计算结合起来实现自动化,包括生产设备、环境控制、压缩空气系统、冷却剂循环、电力和其他电源等。
  目前边缘计算在工业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设备保护
  随着IT技术和工业技术的融合发展,现场机器设备不断升级,并拥有了一些运算的能力,例如智能水泵可以利用边缘计算进行基本的分析,设定系统安全的阈值,如果设备超限就执行泵关闭的动作。

性能监控
  机器运行的效率影响到工厂整体的产出,所以通常设备厂商会对其机器进行实时的监控,那么采用边缘计算可以实时得到数据和及时解决现场的问题。

预测性维护
  通过本地的边缘计算融合网关可以提供数据分析能力,第一时间发现设备潜在故障。同时提供本地存活,一旦与云端联接故障,数据可以本地保存,联接恢复后,本地收敛数据自动同步到云端,确保云端可以对每部电梯形成完整视图。
  德国制造商ThyssenKrupp在全球有超过100万台电梯,他们已经在使用边缘计算+IoT云平台来预测电梯何时可能故障,并提前进行预防措施。

供应链优化
  要提高工厂的效率,通常需要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评估和优化,从产品设计、材料采购、制造、销售和物流等环节都要进行分析。边缘计算可以在短时间内从多个来源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整理,可以适应业务系统中的供应链优化计划。
  此外,边缘计算的应用还包括车联网/自动驾驶、AR/VR、视频监控与智能分析、智慧水务等等领域。

  边缘自动化设备蓬勃发展   
  边缘计算设备需要具备采集边缘数据、智能的运算能力和可操作的决策反馈,除了各大巨头纷纷发力边缘计算,知名企业包括AWS、思科、华为、IBM、英特尔、微软等,自动化企业也是不甘示弱。
  例如,ABB开发了一种紧凑型传感器,该传感器连接到低压异步电动机上,无需布线。智能传感器使用车载算法把电机的健康信息(通过智能手机和互联网)传输到一个安全的服务器,以部署其它智能服务。
  研华推出了IoT边缘智能服务器(EdgeIntelligenceServer,EIS),它能把不同工业协议收集起来的数据转换成MQTT协议传输到云端,然后再做一些数据分析或应用的处理。  
  还有,艾默生可以通过精确的交流声水平和温度数据实现阀门的可视性。此外,监控传输设备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实现事件状态和泄漏检测。

边缘计算的大戏才刚刚开始 
  5G除了对各行业带来的影响,对传统的IT计算模式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随着5G日臻成熟,不断扩展的边缘计算环境将为集中式服务带来更加稳健的通信支持。边缘计算作为5G演进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物联网的蓬勃发展下也迅速向物联网应用领域延伸。
  如果到2020年,全世界40%以上数据需要在边缘进行分析、处理和存储,就非常有必要从现在开始着手解决技术应用中的各种问题,及时排除难题,达成更好的发展共识,真正提升网络的用户体验。

本文地址:http://www.yakugen.com.cn/news/show-157.html


打赏 0
工业的“新脉搏”:当机器人遇上智能,中国制造的“黑科技”力量
在追求尖端科技的浪潮中,智能机器人早已不再是科幻电影的专利,它们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早在家居场景的概念普及之前,它们早已隐匿于庞大而精密的制造车间,成为驱动现代工业高效运转的核心力量。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制造业,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的逐年攀升,那些对精度要求苛刻、

0评论2025-09-263

工业的“神经末梢”:探秘赋能智能未来的传感器技术
当我们谈论如火如荼的工业 4.0 时代,那些驱动着生产线高效运转、让企业迈向智能化的“幕后英雄”是谁?答案是:工业传感器技术。它们如同工业巨轮上敏锐而不知疲倦的“神经末梢”,不断感知、测量、反馈着生产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基石。此刻,让我们一同深入工业传感器的世界,解码它们如何引

0评论2025-09-263

工业巨轮的“智慧之眼”:现场仪表,洞悉生产的每一个节拍
早期的工业生产,依靠的是经验和最直观的感官。然而,随着生产的复杂度提升,对数据精度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于是,传感器应运而生,它们是物理感受世界的触角,能够将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千变万化的物理量,转化为可被解读的信号。随后,变送器如同尽职的信使,将这些原始信号转换为统一、标准的电信号,就像将不同语言

0评论2025-09-263

工业气体融资“新动向”与专利“硬实力”:解锁国产替代广阔前景
工业气体作为典型的“高精尖”产业,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对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直接而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风险资本,也正逐渐将目光投向实体投资领域,为工业气体产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风险资本的“精准滴灌”:看重协同价值与长期回报工业气体产业的融资事件呈现出一些鲜明

0评论2025-09-244

工业气体需求结构革新:从传统巨头到新兴“明星”的全面进化
工业气体作为现代产业的“血液”,其需求结构的优化与变迁,深刻映照出国民经济发展重心和技术革新方向的演变。从传统的金属冶炼、化工能源领域,到当前炙手可热的锂电、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工业气体的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为不同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电子特气:驱动高端制造的“尖刀利器”,国产化进程提速在日新

0评论2025-09-2415

工业的“血液”:千亿级市场浪潮中的中国工业气体产业
工业气体,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在现代工业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角落,为各类生产活动提供关键支持。根据应用领域和纯度要求,工业气体主要被划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两大类。工业气体的“家族光谱”:从“血液”到“特种兵”1. 大宗气体:工业的基石大宗气体指的是纯度要求在5N(99.

0评论2025-09-245

金融活水涌动,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多地联动,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迎来一轮金融政策的强劲“红利期”。从国家层面的战略指引,到地方政府的细化落地,再到金融机构的创新实践,一项项政策措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聚焦服务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其绿色低碳发展和提升金融产品供给的适配度,为建设制造强国注入不竭动力。政策“组合拳”重塑金融服务格局:精准滴灌,支

0评论2025-09-245

金融活水润泽实体:制造业贷款大幅跃升,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当前,一场由金融政策强力发起的“红利潮”正席卷中国制造业,为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记者从多地监管部门及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到,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持续攀升,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态势。这背后,是国家层面持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将更多金融资源导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

0评论2025-09-248

深圳“工业第一城”的增长引擎:龙岗区以先进制造业筑牢“深”基
深圳,这座以科技创新闻名世界的城市,如今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实力,首次荣登“中国工业第一城”的宝座。2022年,深圳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全部工业增加值上双双夺冠,“工业”二字当之无愧地成为深圳GDP增长的主要功臣。而在这场辉煌的工业发展浪潮中,龙岗区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深圳“工业第一城”背后不可忽视

0评论2025-09-242

国际标准引领,中国智能制造迈向“智胜未来”
近日,在风景秀丽的南京,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专家委)2023年度会议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国际标准化引领智能制造新发展”为鲜明主题,汇聚了来自智能制造前沿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共计120余人,共商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的发展大计。会议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

0评论2025-09-241